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挽起裤腿,扎进水田,乡镇年轻干部争当“泥腿子”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现场讲解

农田处处染新绿,水稻插秧正当时。本周,扬州仪征市陈集镇将青年干部培训班课堂搬到镇现代农业园区的田间地头,开展一次插秧活动。青干班24名青年干部走进田间地头,挽起裤腿,扎进水田,与当地村民一起,插秧劳作。

“大家注意,起秧时要注意卷秧动作要领,卷秧前先要将秧盘整体托起,便于松土。大家保护好秧苗根部,然后双手卷秧,集中放置,集中托运,集中机插。”插秧机移栽前,站在田边,24名青年干部在该镇现代农业园区负责人陈朝云的讲解下,了解起秧、秧苗摆放等技巧。随后,24名青年干部脱下鞋袜,卷起裤腿,撸起袖子,朝田间走去,起秧、运秧、插秧。

热火朝天

当天,烈日当空,大家干劲十足,现场一派热火朝天景象。当天,陈朝云向学员们讲解了机插秧各环节技术要点、操作使用方法、安全注意事项等,引导学员实操练习。随后,插秧机在学员秦廷林的操控下,来回穿梭于田间。不一会儿,一亩见方的田块就插满了秧苗。

据介绍,当天下田头从事起秧、插秧的青年干部均为90后、00后,年龄最大的34岁,最小的24岁,来自陈集镇机关、各村(社区)24个部门。“今天能参加这样的活动,我们都很开心。机插秧过程中,关键是要眼疾手快,精准把握窝距、行距,这样才能插得又快又好,我觉得举办这种活动非常有意义。”90后青年干部秦廷林向大家分享机插秧心得。

另一位90后青年干部洪越说:“水稻田里土壤泥泞很难走,一踩脚就陷进去了,要费很大的劲才能拔出来,亲身体会到了农民种粮的辛苦。”“弯腰干活很累,作为镇社会治理局的一员,我要继续以‘脚下有泥、身上有灰’的姿态提升服务水平,做好社会基层治理。”青年干部娄心清感言。

挥汗劳作

陈集镇副镇长李东旭介绍,这几年通过正常招聘程序,基层乡镇来了一批90后、00后年轻干部。从2021年起,镇里每年都开展青年干部培训班,2023年至今培训班有一个雷打不动的课程,那就是田间劳动,“每到五六月份,我们都会将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带到镇现代农业园区田间地头,从事插秧、割稻等农活。”

“脚底沾满泥土,才能读懂基层,才能接地气、连民心,当好‘泥腿子’干部。”陈集镇党委副书记窦修文说,历经两年的课程开展,田间劳动教育课堂已成为青年干部培训班的“知行”品牌。

“很多干部都是从家门进校门、从校门进机关门,这样的‘三门干部’缺少基层工作经历,缺乏群众工作经验,成长进步就会受到阻碍。”陈集镇党委书记丁虹娟表示,今年以来,陈集镇在干部群体中开展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围绕“三进”(进镇、进村、进农户)、“三问”(问需于民、问政策于民、问计于民)、“三送”(送温暖、送信息、送实惠),让干部和群众面对面、心贴心、交朋友。通讯员 王友德 陈朝云 赵磊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校对 徐珩

编辑 : 朱亚萍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