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西安门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西安门

◎宋廷军

每天午餐之后,我没有休息习惯,时常在逛南京这个古董铺子,西安门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

西安门坐东朝西,座落于中山东路与龙蟠中路交叉口的东南角,也就是地铁二号线西安门站2号出口旁,它是南京明故宫皇城的西大门,也是唯一保存至今的明代皇城城门。

据《明史》记载: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秋八月庚戌”,朱元璋“改筑应天城,作新宫钟山之阳”,新宫建成之初称“吴王新宫”,后称“皇城”。皇城有六门,西曰西安门。当时在西安门前的护城河上,还建有一座名曰玄津的三孔石拱桥。明初很多官员居住在护城河西边,玄津桥、西安门是他们日常进出皇宫的主要通道。第一驸马李贞的宅邸也在桥西侧,“帝数临幸,太子诸王时往起居,亲重无与比”。也就是说,朱元璋多次在玄津桥、西安门留下踪迹。

洪武十年(1377),设西安门门官,门正七品,门副从七品。洪武十八年,又增设门吏四名。以后对西安门附属建筑又有修葺,官员也有增减。洪武二十八年正月壬子,置皇城西安门仓,储粮以给守御军士,仓设付使一员。

据说,南京皇城竣工后,朱元璋率文武百官及众皇子登上紫金山,俯瞰京城形胜。朱元璋得意地问身边众臣:大明都城建得怎么样?王公大臣们赞不绝口,唯独四皇子朱棣说:“紫金山上架大炮,炮炮击中紫禁城。”朱元璋听后默不作声,随手递给朱棣一个橘子。朱棣回宫后,生母碽妃得知情况,大惊失色,皇上这是要对朱棣“剥皮抽筋”啊!于是连夜安排朱棣逃回封地北平,母子俩在西安门外泣别,泣别之处后来唤作“离子巷”。清初,离子巷成为江宁织造廨署的一部分,并改称“利济巷”至今。民国《首都志》亦云:“利济巷,旧离子巷也。在西华门(西安门曾长期被讹称为西华门)街南卫巷西有大阳沟。”

建文四年(1402)六月,燕王朱棣攻下南京,当他再次驾临西安门或想起出逃之事,不知作如何感想?

明永乐三年(1405),由于皇城西垣离护城河太远,成祖朱棣下令将皇城向西拓展到杨吴城壕边,并重建西安门。原先西安门到西华门的距离与东安门到东华门的距离应是相同的,这次扩建后,西华门至西安门的距离约为东华门到东安门距离的两倍。故现存的西安门乃朱棣所建,非朱元璋建造的那一座。

“小卜西安门外居,涧云溪水薄吾庐。”明末,一代知名学者、诗人方文于崇祯十一年(1638)在西安门附近购房卜居,赋诗《白门买宅梅惠连书来却寄》,以示庆贺。他的《送万茂先应征北上》云“所恨旧京广,敝庐偏西安”,自注:“予居西安门”;他的《白下重访李临淮玄素》云“西安吾卜宅,长与作比邻”,诗后注:“西安,西安门。”“西华桥畔昔为邻,一日花间醉几巡。”从此,常与文人墨客雅集,吟诗赋词,留下许多趣闻轶事。

西安门是一个由三座高大的拱券城门组成的城台,规格极高,仅次于午门(午朝门),整体造型高大壮观。城门构造简约而雄伟,充满古朴气息,洞开的城门,仿佛在召唤着每一位来访者,探寻它那古老的故事。北边的城门内还保留着明代的砖铺路面,城门上方的石雕虽历经风雨,然依旧清晰可见,城门内宽敞开阔,只是墙壁上早已经斑驳。站在门内,仿佛一下子跨越600余年的时光,回到了明朝。城台须弥座上刻有典型明初风格的卷叶纹样的装饰,精致而华丽,西侧须弥座从城台底部又向南延伸30余米,之后折向东延伸逾20余米。城台东南、西北各有一个步道,沿着它拾级而上,可达城台之顶,顶上保存着完整的城楼石础,在那里,可俯瞰整个遗址公园,可环视四周栉比鳞次的现代建筑,可想象那时络绎不绝的人马,可看见现代川流不息的车流,感受历史与现代的交融,然因台顶长久无人打理的缘故,荒草遍布,看起来有些凄凉。

如今,西安门遗址已辟为公园,园内环境整洁优美,“树木花草,一应俱全,它们欣欣而生,荣荣而活,生命仿佛波似的从禁锢中脱颖而出”,为这座古老的遗址增添了一抹生机。不时有三五成群的市民来此曾经的皇城根下,散步、聊天、休憩、打牌、下棋等等,享受着这片宁静的天地。

而我每次来,除了凭吊它往昔的辉煌、变迁与沧桑,还在“读历史的盛衰”,正如叶兆言所言:“南京这城市得细细琢磨品味。南京是一本最好的历史教科书,阅读这个城市,就是在回忆中国的历史。”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