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更收货人和到站信息,相当于我们发快递的重新派单。在口岸,“车等票”是影响中欧班列口岸停留时间的主要问题。2020年6月,数字口岸系统在霍尔果斯正式投入使用,通关票据业务都可以在网上办理,每趟班列开车前,它的“电子身份信息”就已经秒传到口岸。
霍尔果斯站捷安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业务主管 马艳龙:随着95306铁路电商系统的上线,客户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来实时掌控列车的运行轨迹还有货物信息,以前是需要一到两天时间,现在基本上列车到达当天就能办理完成。
网上办票,不仅实现了票等车,还可以为信息变更提供便捷通道,撒尔娜今天遇到的这辆需要变更信息的车辆,无需调离作业区,也可以在当天发车。
霍尔果斯站党委书记 朱君:我们在系统内就能够确定班列放关状态,及时组织解体编组,确保列车能不间断接发,较以前询问人工式放关状态中欧班列平均在站停留时间由8小时压缩到3小时。
多部门联合 实现“三步走”并“一步跨”
入境中欧班列抵达口岸后,最先驶入边检场,由边检民警登临机车车头对人员进行查验,然后驶入准轨场,由海关人员上线对班列货物进行查验。边检场到准轨场只有短短5公里,但就是这5公里影响着中欧班列的跨境通关速度。
霍尔果斯海关、铁路、边检等部门联合开展作业,大大减少了班列的入境时间。
中欧班列从接入口岸到办理完成通关手续、完成换装等作业启航,大概要经历11个岗位13个环节。
霍尔果斯边检站执勤三队民警 王永发:过去,我们查验列车主要依靠人力,民警需要一节一节爬进车厢、检查车底,查验一辆列车需要一个小时以上。
霍尔果斯海关、铁路、边检等部门优化了入境列车的口岸作业流程,海关通过前置作业区域,将原本放在最后的登临检查作业提到了最前端,与边检部门联合开展作业,大大减少了班列的入境时间。
霍尔果斯海关监管三科一级行政执法员 达吾然江·伊力哈木:我们将原本“串联”作业变为了现在的“并联”作业,边检部门进行作业的同时,海关也对列车开展登临检查,现在平均每列车在口岸停留的时间较以往压缩了40%。
在保障中欧班列快速通行的接力赛中,铁路、海关和边检部门相互协作,实现了“三步走”并“一步跨”,让中欧班列跑出加速度。
霍尔果斯站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副主任 于荣:出入境列车查验时间由以前的50分钟缩短至目前的30分钟,全天我们可节省出380分钟,足够多交出3趟列车。
自2016年开出首趟中欧班列至今,经霍尔果斯铁路口岸通行班列线路总数达82条,辐射18个国家、46个城市和地区,已然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黄金通道”。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