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智造之城”激发技术创新新活力
苏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底蕴深厚,产业门类齐全,制造业发达,政府服务高效,具备优质营商环境。近年来,苏州市不断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正在实施“苏州智造”强基提质行动,加快构建“1030”产业体系,推动苏州新型工业化走在前、做示范,奋力打造全球具有领先地位的“智造之城”。
会上,苏州市工信局副局长万资平发表致辞表示,苏州坚持把数字经济作为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力争让数字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稳定器。希望苏州职大与华为公司能够进一步深化合作,做好表率,共同引导和服务苏州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教融合生态圈,更多赋能苏州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更好服务苏州“1030”产业体系的加快构建。
苏州市职业大学校长温贻芳在致辞中强调了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苏州市职业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贯彻产教融合的战略部署,致力于构建与区域产业发展紧密对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苏州市职业大学围绕苏州“1030”产业体系,牵头整合市域范围内产业资源,与政府部门、各区共建机器人等25个产业学院,与超700家企业建立常态化合作,实现大学所有专业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的全覆盖。未来,学校将继续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创新与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华为云苏州总经理沈阳致辞表示,鸿蒙系统新版本HarmonyOS NEXT的发布,标志着华为在全栈自研领域迈出重要一步。鸿蒙生态设备数量已超9亿,开发者数量达254万,显示出其生态的强劲增长势头。华为云积极拥抱开源生态,提供技术栈和激励计划,支持开发者创新。华为已与600多所高校合作,培养了6000多名教师和80多万学生,致力于构建数字化人才,推动产业升级和数智融合。
科研实践“双管齐下”,协力推动产业智能化发展
会上,华为云开发者大赛——江苏赛区正式启动。华为开发者大赛自创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激发开发者的创新精神,为行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和优质项目。此次江苏赛区赛事的启动,将为更多本地赛区参赛者提供展示才华和创新能力的机会,共同推动行业进步。
随后,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工作室,工业鸿蒙创新工作室正式揭牌。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万资平,吴中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张丽华,苏州市职业大学校长温贻芳、副校长孙学文等人共同参与揭牌仪式。此次创新工作室的成立,将吸引更多的行业专家和学者参与到本地的技术研发和创新实践中来,为苏州市乃至整个江苏省的智能制造和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全面推动技术进步,挖掘培养新型产业科研人才
华为云开发者创新中心运营经理张泽钊向与会者介绍了关于HarmonyOS(鸿蒙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技术优势和未来展望。他表示,HarmonyOS通过其一次开发多端部署等独特技术优势,为万物互联时代注入了新动能。目前,鸿蒙操作系统已完成多个版本迭代,在全场景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中也实现了创新和应用。鸿蒙生态对开发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应用开发解决方案、丰富的开发工具和赋能计划等支持,吸引和培养了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加入鸿蒙生态,共同推动数字世界的进步。
江苏华为云开发者生态负责人张金衡在会上做《高校开发者如何抓住时代机遇,学好AI》主题演讲并指出,AI技术正从局部探索走向全行业应用,在此过程中出现了AI开发难度高、算力稀缺、人才短缺和行业落地等难题。华为云全栈AI能力具备全球布局核心能力、AI平台和框架,以及华为云开发者认证体系,旨在培养和认证AI领域的专业人才。其中,华为云也在通过盘古大模型等不断鼓励高校开发者学习和应用AI技术,促进技术创新和个人职业发展。
华为工业软件教育行业业务发展总监王建平认为,工业软件是工业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交付全过程中的关键工具,具有高度复杂性。当前,国产工业软件依旧面临被国际市场排除在外、技术壁垒、数据壁垒、工业知识壁垒和生态壁垒等挑战,除了政策支持外,面对国产工业软件人才的巨大缺口,需要通过产教融合、共建平台和创新教育模式来培养开发型、应用型和研究创新人才,建立课程、培养师资、搭建环境、建立认证体系和提供实习机会,形成闭环生态,以解决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同时,共建新一代工业软件云基础设施也十分必要,可以推动工业软件架构和标准体系的定义和构建,促进工业数字化转型。
大会最后还进行了交流互动,与会者就华为云开发、开发者认证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本次大会不仅为参会者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也为苏州乃至整个江苏地区的ICT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顾秋萍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胡妍璐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