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梁溪区交付学校一览表
强力推进项目建设,让“均衡”看得见
让百姓“好上学”“上好学”始终是梁溪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2024年,梁溪区继续贯彻落实“优化完善基础教育布局三年行动计划”,加强统筹布局,加快建设力度。
在去年8所学校交付使用的基础上,今年又竣工交付8所学校,即无锡市梁溪区桐华中学、无锡市连元街小学蘅芳分校、无锡市梁溪区连元实验幼儿园悦蓉分园、无锡市铃兰实验幼儿园瑞融分园、石门路地块规划学校(暂名)、无锡市东方娃实验幼儿园惠东分园(暂名)、无锡市通德桥实验幼儿园振达分园(暂名)、前宋巷规划幼儿园(暂名)。8所学校总投资9.02亿元,总建筑面积达到8.5万平方米,新增学位5670个(其中义务教育学位3750个,学前教育学位1920个)。这些学校的落成,对推进广益、瞻江、山北等地区优质资源供给有着积极意义,有效保障了优质教育资源与区域人口趋势、经济增长等发展状况相匹配。
新建学校均达到省智慧校园、市智慧平安校园标准,教育设施设备配置一流、有高品质专用教室和场馆。中小学均建有地下智慧接送系统,减轻周边道路交通压力。同时具备三个“新”的特点,建设高水准“新质学校”——
新生态视角:注重绿色低碳。“窗外有自然,门外有乐园”,每所学校都是海绵城市示范建筑,设计充分利用大宽度走廊、屋顶空间,满足学生植物科普、设备科普、户外运动与交流需求,提升空间利用率。
新风格探索:重构“文化-校园-地域”三者之间的共生关系。桐华中学秉承东林中学人民路校区的书院风;石门路规划学校地处惠山北麓,力图打造石门书院风格,绵延惠山源远流长的读书文化;连元街小学蘅芳分校红墙格窗呈现典雅端庄的“学院式”建筑风格。
新场景营造:大力拓展新型学习空间。赋予学校空间(教室、走廊、平台等)以育人价值,从而使这些空间中的各类活动转化成学校的特色课程或国家课程的拓展延伸课程。
“一个区两年交付16所学校,这个力度是空前的。”梁溪区教育局局长周唯巍至今想起当初立“军令状”还心有余悸,规划的落地需要多方协力,能否如期达成是最大的顾虑。但如今,随着一项项工程的交付,一张张施工图成为实景图。梁溪区委区政府始终把教育优先发展作为改善民生的硬任务和支撑建设“现代化精彩城区”的软实力,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最好的地块、最优的资源、最大笔的资金”用于教育。两年仅用于新校建设就达30亿元。着力推进“校园文化三年提升行动”和中小学“新型学习空间”改造,温馨启用31个家长等候区、9个地下智慧等候区,用心用情构建十分钟优质教育圈。
“连元街这样的集团名校竟然办到了家门口”,这是瞻江地区的老百姓过去想也想不到的事情。传统的教育优质资源大量集中在中心城区。近年来,梁溪区紧盯百姓关切,紧贴社会经济需求,紧跟老城更新及新城建设脚步,站高谋远,切实抓好教育布局的布点落子,全力补齐周边地区教育短板,高标准规划建设区域“教育高原”,助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所有的新办学校均采用“名校办新校”集团化办学模式,干部、教师实现双向流动,共享共建教育资源,同步教育教学管理,力促“建一所、成一所、优一所”。
“今年,广新幼儿园的孩子将搬迁至崭新的铃兰瑞融分园,老园腾出来后将进行整体置换。”铃兰幼儿园园长陆莉超介绍,迁至新园的孩子在教育条件上会有较大提升。作为老城区,梁溪区有一批学校建于八九十年代,教育设施条件落后于新建学校。梁溪区通过吐故纳新、腾挪置换等方式,战略性推进学校升级计划,不让一所学校掉队,缩小校际之间办学条件上的差距,让“均衡”被老百姓切切实实看得见。
未来,梁溪区将按照人口导入情况科学推进新校建设,在梁溪科技城核心区将配套建设多所学校,实现幼儿园、小学、初高中全覆盖;夹城里九年一贯制学校项目将在全省率先试点核心城区高密度学校建设;结合地块对南长实验中学、五爱小学等实施老校的更新迭代……这些举措都将进一步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为区域建设赋能。
系统落实高质量发展,让“优质”看得见
2023年,梁溪区发布《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一年多来,围绕建设“教育强区”目标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抓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梁溪样本”。
一是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2024年2月梁溪区被认定为全省首批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省、市优质园达104所,省、市优质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99.12%,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3.4%。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已经建成。下一阶段,梁溪区将主动适应人口结构变化,积极响应家庭、社会需求,深度挖掘现有学前教育资源潜力,推动幼儿园有序开设托班或扩大托班规模,逐步实现资源整合和共享。
二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梁溪教育作为梁溪区的“金字招牌”,高含金量主要在于办学的高质量。目前梁溪区已申报成为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奖12项、省级内涵建设项目27项,获评首批“江苏省建设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未来,梁溪区将继续通过区域实施“1+3+X”课程改革、深化包含九年一贯制办学和合作办学在内的体制创新、构建符合时代特征的“五育并举”育人模式、推进“五航工程”和“卓越型教师培养行动”教师进阶体系建设等有力措施,持续提高梁溪教育内涵建设的成色。
三是数智教育创新引领发展。利用AI技术促进课堂情境的开发运用,使用“EINK墨水屏学习本”开展全过程、伴随式的互动学习,引入作业批改系统实现学习数据采集与分析促进精准教学、个性化教学……作为“教育部‘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培育区”和首批“江苏省智慧教育样板区培育区域”,梁溪区坚持把数智教育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有效途径”,提前布局智能化教育,擘画AI进校园、进课堂创新行动三年发展蓝图,遴选优质企业合作,开设AI区校首席技术官制度,落实行政、教研员、教师三个层面保障,实施12大创新行动,在AI与教育深度融合上立好标杆。目前正向科技部申报“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小学人工智能素质教育实验区”,推动人工智能素质教育走在全省全市前列。
聚焦“幼有优育、学有优教”,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梁溪教育将满格发力,争先抢优,坚定迈出“优质均衡”的“梁溪步伐”。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丁波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石伟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