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带着妻子从上海徒步前往珠峰大本营
张洪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徒步G318计划将在年底结束,一路上,他用日记记下了所“看”所想所思——在江苏苏州平望镇,当地人热情地送特产辣酱给他们在路上吃;在安徽宣城,一位已经退休的朋友专程从昆明赶来陪伴他们徒步……
张洪和徒步的路线图
21岁患青光眼后失明
努力训练六年登上珠峰
其实,在这次徒步之前,张洪已经是极限运动圈中小有名气的成员,他曾从尼泊尔一侧登顶珠峰,成为亚洲首位、世界第三位达成此成就的盲人。
1975年出生的张洪,重庆人,青年时因患青光眼治疗不及时致盲。在他人生绝望的时候,妻子夏琼给了他很大鼓励,两人一起在上海生活了十年,后来搬去了拉萨。
2015年,张洪认识了西藏登山队的一位攀登者,告诉他外国有盲人登上过珠峰,张洪很受触动,就想自己也尝试一下。登顶珠峰前,张洪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刻苦训练了整整六年,“在尝试徒步之前,我运动很少,比较胖,体能跟不上。”于是张洪买来铅块,绑在双腿和背上,每天凌晨4点起床爬楼梯。他还戴着阻氧面罩进行负重二三十公斤的爬楼训练。每天都要训练几个小时,坚持了两年。
张洪告诉记者,自己没有见过雪山,对雪山更是没有概念。当他真正触摸到冰面后才发现冰面凹凸不平、坑坑洼洼,还有冰裂缝、雪坡等。回忆起攀登珠峰的过程,张洪至今记忆犹新。
普通登山者跨越冰裂缝只需要一步,但他却足足用了3分钟。到达希拉里台阶时,他几乎走不动了,只能感觉到冰爪在岩石表面直打滑。他缓慢蹲下,一只手抓住路绳,另一只手充当“眼睛”。他先摸到自己的脚尖,再顺着脚尖一点一点往前触摸,寻找安全的落脚点,再用手寻找身体的支撑点把脚迈出去。他足足花了两个小时才安全通过了希拉里台阶。
张洪(右)在攀登珠峰
2021年5月24日上午9点,张洪登顶,“我的内心五味杂陈,多年来的经历像电影画面一样在脑子里面浮现。”
张洪登顶珠峰
个人故事被拍成纪录电影
想鼓舞更多视障患者敢于尝试
2023年10月27日,由范立欣导演,张洪、陈涛、夏琼等人主演的纪录电影《看不见的顶峰》在全国公映,这部电影在点映时就引得无数观众感动落泪。在官方发布的公映海报中,妻子夏琼扶持着张洪,两人的身影在高耸的珠峰面前显得卑微而渺小,陡峭的崖壁呈海浪状,寓意着张洪一路的艰辛和他眼中的星辰大海。网友点赞:“极限运动里最让人感动的始终还是人,是主人公对梦想的坚持,也是妻子对丈夫无条件地支持。”
据悉,该影片以纪实的手法真实客观地记录了张洪从下定决心攀登珠峰到前期筹备到最后成功登顶的过程。整个纪录电影拍摄历时三年之久,拍摄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将长达360多个小时的拍摄素材剪辑成片,是国内电影市场上少有的以攀登珠峰为内容的纪录影片。
“虽然我看不见这个世界,但我还是很希望这个世界能看见我。”在映后互动环节,导演范立欣表示自己被主人公张洪的这句话所打动。范立欣在接受采访时提到,项目立项前,制片人曾问过他,如果张洪无法登顶,这个故事还能不能讲。导演的回答是:“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攀登的故事,它可能关于家庭、关于责任、关于爱和梦想。张洪是否能够登顶,并不是影片的核心问题。”
张洪从登山中找到了快乐,很享受这个过程,想在今年8月挑战欧洲最高峰。他说:“这次徒步不是一口气走完的,过程里计划登山,还计划参与几场马拉松,极限运动已经成为我人生中的一部分,通过登山、徒步,能感悟到我们平时在城市里面都感悟不到的一些东西。”
张洪坦言,想通过自己亲身经历鼓舞更多视障患者,“很多视障患者都有比较强的能力,只是没有勇气走出来。我想到并且尝试了,慢慢走到今天。他们要是勇敢地走出去,敢于尝试,可能做得会比我更好。”
紫牛新闻记者|宋世锋 闫春旭
编辑|张冰晶
剪辑|万惠娟
主编|陈迪晨
图片和视频素材:受访者提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紫牛新闻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大成(南京)律师事务所唐迎鸾律师
您有新闻线索,欢迎点击爆料
编辑 : 张冰晶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