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视频 | 明孝陵石像路麒麟露出“肉身”? 专家:风化露出内部红白色石质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近日,一名网友在网上发帖称,在游览南京明孝陵石像路时,看到一处石麒麟身上的破损处露出了内部“血肉状”的石头,“好像露出里面的‘肉身‘一样”。为何石像内部呈现红白相间的颜色?引来不少网友热议。记者从南京市中山陵园管理局了解到,此处破损已有很多年,露出的是该石料本身较为特殊的颜色,上传图片颜色又增加了饱和度,由此引人遐想。

网传图片

记者从网传图片上看到,这尊灰色的麒麟石像表面雕刻纹路破损,内部露出了红白相间的颜色。拍摄者表示,现场看很震撼,真的就像受伤后翻出来的皮下血肉,红色肌肉黄色脂肪。这是当年工匠精巧的设计,还是后来破损被染色?图片激发了众多网友强烈的好奇心。

网传图片

昨日,记者来到明孝陵景区,在石像路找到了这尊石麒麟,在身躯上确实发现了两处引人注目的“伤痕”。不过,与网络上的图片相比,现场所见的这些“伤口”并未展现出那么逼真的质感。仔细观察下,这处破损内部质地坚硬,红色与白色夹杂,看起来更像是石材自然风化、长期暴露于外界环境下所导致的色彩变化。现场看这处破损并没有网传图片那么鲜红,而是呈现暗红色,若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并产生联想。

从现场来看,并没有网传图片颜色那么鲜艳

关于石麒麟身上的破损,景区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这一状况已存在数十年之久,并非人为破坏,而是受到自然风化等外力影响。“长时间的风吹雨打、温度变化以及湿度的波动,都会对石材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这些自然力量的作用下,石材会逐渐开裂、膨胀并发生剥落现象。石麒麟外层剥落,露出了内部的白色和红色石质,形成了类似‘肉身‘的视觉效果。”工作人员说。

随后,记者联系了中山陵园管理处的一位负责人,对方解释说:“明孝陵神道上的石像都是用阳山的石灰岩雕刻的,麒麟门外面的阳山,自六朝时就一直在开采,主要用于建筑,包括神道,陵墓,石刻。这种石头里带点白,银白色中带红,被当地人称为“金陵红”,外部偶然剥落后,露出的正是石头内部的颜色。”

实习生 欧阳佩珊 扬子晚报网/紫牛新闻记者 刘浏

校对 徐珩

编辑 : 胡妍璐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