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截图
降温“神器”除了能让手机恢复正常温度,成本也不高,且方便带到室外。
中新经纬在1688网站看到,有厂家销售的冰贴、降温贴成交量高的达到1119.1万件,一贴的批发价格0.25元至0.45元;另一厂家2片装批发价格低至0.07元,已成交298.0万件;也有厂家销售自吸水冰袋,根据规格不同,冰袋的价格在0.08元至0.78元不等,当前已成交1.5亿件。
不过,冰贴等降温“神器”不一定安全。有网友就表示,“我用冰袋外包一层洗脸巾给手机降温,今天官方售后告诉我这样会导致主板进水”。
前述手机品牌客服也建议,给手机降温以软件设置以及避开高温环境为主,不清楚第三方用品对手机设备的损坏程度,无法给消费者做出保证,不建议使用冰贴、冰袋、冰圈等给手机降温。
苹果技术支持建议,不用手机时可以启动低电量模式、自动调节亮度,尽量减少手机能耗,也不要把手机放在高温封闭空间如皮包、太阳直射的车里,减少对电池的损伤。
“冰袋之类降温方式不是很建议,电池是一个化学消耗品,手机如果保持在过冷状态,电池里的化学物质动不了,所以无论是过冷或过热均不建议。”苹果技术支持表示。
vivo客服也解释称,当手机温度较高,突然被贴上冰块或退热贴,可能导致手机内水蒸气凝固液化,产生水滴,对电子元件的运行带来影响。
荣耀客服建议,如果亟需手机降温,将手机置于室内,开启空调,或者将手机放置在冰凉的铁质桌子或温度稍低的地方,静置3至5分钟就可以正常使用。
此外,有多位手机品牌客服提及可以使用小风扇、散热背夹等散热器进行降温。中新经纬在OPPO、vivo官方商城看到均有散热背夹售卖,价格在100元至200元之间。
手机散热面临新挑战
智能手机之“热”,背后是更轻薄的机身、更强大的性能以及大模型的本地化运行对终端的功耗管理、散热效率给手机厂商提出的新挑战。
民生证券今年7月发布的研报显示,手机中最常用的散热材料为石墨散热膜和VC均热板。
上述研报解释称,石墨膜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耐高低温性、化学稳定性及优秀的水平传热能力,消除小型化智能电子设备局部热点效果好。石墨为当前最主流的散热方式,苹果全系列产品采用纯石墨散热方案,其余手机品牌兼具纯石墨/石墨+VC均热板混合方案。此外,石墨烯膜散热效果相比石墨有一定提升,自2018年被华为应用于Mate 20系列后,国内旗舰机、游戏机上石墨烯膜逐步成为主流散热方案之一。
OPPO官方旗舰店客服表示,今年7月上市的OPPO A3采用石墨散热片技术,可迅速将热量均匀传递到石墨片的各个位置,向外扩散。
前述研报还显示,VC均热板具有更高的导热散热效率、可快速将热量均匀扩散到一个较大的面积上、能够集成解决多个高功耗器件的散热需求等。
“当前VC向超薄方向发展,以节省手机内部空间,在三星、华为 Mate60、OPPO 等旗舰机型上大量使用,成本较石墨高,但散热效果更好。”民生证券研报指出。
vivo与OPPO分别在今年7月与1月发布了iQOO Neo9S Pro+与OPPO Find X7 Ultra,前者内置6K天幕VC液冷散热系统,后者拥有7930mmVC散热面积,利用双蒸汽通道液冷对SoC芯片进行快速散热。
华创证券今年7月发布的通信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显示,AI手机功耗或提升,目前旗舰智能手机散热主要采用大片石墨为主,后续伴随着散热要求的提升,石墨烯和VC均热板渗透率或有望迎来增长。
今年7月上市的荣耀Magic V3首次使用钛作为VC基材,VC内部蒸汽空间提升15%,散热性能相比上一代提升53%。
编辑 : 盛慧梅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