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有一点变化。
夕阳没有出现,来的是阴天。塞纳河上空乱云飞渡,巴黎城间或有连绵小雨,局部有须臾中雨。
但是,其他没有变化——其实,天气的变化,也在计划当中。即使大雨如注,或者暴雨倾盆,一切都会按计划——除非奥运圣火熄灭,但是,谁听说过奥运圣火今天可能熄灭呢?
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就连巴黎圣母院也没有赶在奥运会开幕之前修缮完毕,向游客开放,而是按计划年底完工。
海明威在一百年前说,“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筵”,应该是巴黎奥运会开幕式最合适、美好的解说。整个巴黎都是舞台,整个法国——历史的、现在的、未来的法国,文学的、艺术的、时尚的法国,都在舞台之上。
塞纳河激动于心,但是依旧沉稳,如时间之履;两岸的地标卓然而立,见多识广地沉着。
名画、名人、名著、名音乐、名舞蹈、名电影、名事件……凯旋门、罗浮宫、埃菲尔铁塔、《卡门》《悲惨世界》《漂亮朋友》《自由引导人民》《马拉之死》《火车进站》《小王子》……在长眠或浅睡中次第获得生命。这是真正的苏醒,是真实的复活,而不是诈尸。他们、它们,与渡船上的雀跃、弥漫的音乐、河边的舞蹈、天空的烟火,以及今晚的细雨,浑然一体。
法国原来有这么多啊——四个小时,这么多旧影重现,久违而亲切;法国一定还有更多啊——如果八个小时,或者一天呢?更多的将呼之欲出,陌生而鲜活。
奥运会开幕式,一个重头戏是文艺演出,而文艺演出的唯一任务,是充分展示主办城市、主办国的文化。因此,“充分”与“展示”,就成了主办方的使命。
我在2024年7月27日东方的晨曦里,凝视巴黎7月26日夜晚的璀璨。我如同在2008年8月8日为北京壮阔的夜晚欢呼一样,为巴黎而鼓掌,同样的掌声,我也给了我阅历之中的莫斯科、汉城、巴塞罗那、亚特兰大、悉尼、雅典、伦敦、里约热内卢、东京。
——我想说的是,奥运会开幕式不是用来“拼比”的。如果要比主办城市的中轴线,巴黎比不了北京;如果要比主办城市的河流,北京比不上巴黎。汉城有“手拉手”,没有巴塞罗那的“叠罗汉”;悉尼有水中上升的火炬台,没有里约的圣火盆……我想说的是,奥运会开幕式是用来“连接”的。如果让北京的中轴线连接巴黎的塞纳河,如果把33届现代奥运会主办城市连成一线,那就是世界文明之路,千姿百态、生生不息。
这是人类的一个规划,踩着不变的步伐。 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祁智
校对 徐珩
编辑 : 石伟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