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石榴籽一家亲,镇江·四师心连心,第五季四师师生苏沪研学活动完美收官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7月24日,第四师可克达拉市最后一批师生平安返抵新疆,标志着镇江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成功承办的第五季四师师生苏沪研学活动完美收官。至此,镇江教育援疆再结丰硕成果,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更加绚丽多彩。

“石榴籽一家亲 镇江·四师心连心”苏沪研学之旅为期9天,有近200名四师师生参加,分赴镇江、扬州、常州、苏州、南京、上海等地。镇江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精心设计了研学线路和研学课程,安排了自然生态、博物馆、优秀传统文化、工业科技等精品研学资源,全程组织实施和服务保障,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研学手册的任务单。

水韵江苏  魅力上海

登临镇江北固山,看大江东去,抒发“天下第一江山”和三国群雄的豪情。乘船到“江中浮玉”焦山,寻访“大字之祖”《瘗鹤铭》和江南第一大碑林。徜徉金山,聆听有趣的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泛舟扬州瘦西湖,绿树繁花与亭台楼阁相映成趣,在悠扬婉转的扬州小调中,在白塔侧畔穿过五亭桥,观赏荷浦熏风。 漫步苏州拙政园,风景诗、山水画的意境和自然环境的实境再现于园中,富有诗情画意。在诗碑前驻足,诵读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感受作者的羁旅之思。

“我走在江南的小镇上,眼前的景象与想象中的江南合二为一。这里的美不同于我们新疆,她似一个女子,温婉如玉,令人晊恦。”第四师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管艺萌同学说。

在东方明珠塔俯瞰,整座城市尽收眼底,浦江两岸风光旖旎,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第四师可克达拉市金山实验学校侗族男生龙国亮说:“上海,你是一座充满故事的城市,你的繁华、你的历史、你的未来,都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我期待着下一次与你的相遇,再次感受你的独特魅力!”

研学现场

博古通今  格物致知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在镇江中国醋文化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苏州博物馆、上海自然博物馆,大家认真听取讲解,仔细端详珍贵文物,细致研读文物信息。其间,重点探访“镇馆之宝”,领略当地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认识到博物馆对于维系民族精神、赓续文化根脉具有重要意义。

在苏州大学,同学们了解百年名校的历史和成就,在大学老师的带领下参观实验室,动手做起小实验。走进常州恐龙人防灾避险体验馆,同学们沉浸式体验地震、气象、交通、生活、消防等安全教育,学习紧急救护知识和技能。

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大家默默观看触目惊心的史料陈列,深切缅怀哀悼遇难同胞。家住第四师六十八团的周知雅同学说:“我能感受到,这座庄严肃穆的博物馆看似在冷静陈述,却怎么也掩不住它的悲鸣。我能听得见,那些遇难同胞们的声音在控诉着他们本不应遭受的苦难,那声音振聋发聩。”

只有铭记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才能珍视和捍卫来之不易的和平;只有捍卫历史的真相,才能守护和平与正义。

抚今追昔  穿越时光

“要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城市文脉,使历史和当代相得益彰。”镇江西津渡、扬州东关街、苏州平江路、上海外滩和南京路,这些历史文化街区承载着一座城的文化记忆,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

赏小桥流水、观粉墙黛瓦、逛非遗市集、看民俗表演、游古迹名园,大家移步换景、流连忘返,沉醉在江南水城。第四师可克达拉市金山实验学校薛琦涵同学说:“外滩的历史与现代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独特的画卷。这里既有古老的建筑,也有现代的摩天大楼,既有历史的痕迹,也有未来的希望。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活力和魅力。”

工业智造  科技创新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在上海可口可乐工厂、上海大众汽车工厂,大家走进生产车间,近距离观摩生产线,亲眼见证瓶装可乐和轿车的生产过程。两个工厂的全自动化生产线让同学们惊叹不已,环保理念和创新意识也给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

在镇江光大环保能源公司,同学们直观了解了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的全过程,科技手段加持将垃圾“变废为宝”。“这次研学之旅,我领略了自然的魅力,也体验了科技的力量。”第四师可克达拉市金山实验学校哈萨克族女生玛热丽·华尼西说,“我们既要尊重自然,也要善用科技,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

采访中,镇江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马正汉介绍,研学实践是实现课内外、校内外教育、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的良好载体。镇江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始终坚持教育性、实践性、安全性、公益性原则,发挥国家级研学营地的示范引领作用,让广大中小学生在研学实践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感受中华传统美德,感受革命光荣历史,感受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由此,增强对坚定“四个自信”的理解与认同。

值得一提的是,马正汉告诉记者,2018年以来中心已组织学生研学活动超过10万人次。“此次研学活动受到四师学校、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学生普遍反映获益匪浅,这必将进一步推动两地教育融合发展,提升两地教育交流水平,不断增进民族团结。”

通讯员  姜光  王东升 郑丹琦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凌云

校对 徐珩

编辑 : 石伟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