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从盐碱地到丰收田,江苏省沿海集团青年团队书写农业新传奇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光伏园里筑梦,盐碱地上丰收,海洋牧歌高唱。在省沿海集团,一股由青年才俊引领的创新与绿色发展浪潮正席卷而来。集团通过强化青年人才培养、推动绿色能源项目、革新海洋养殖技术、以及探索现代农业新模式,不仅为企业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树立了新的标杆。青年人才的激情与智慧在这里碰撞出璀璨的火花,共同绘制出一幅产业创新与绿色发展的壮丽画卷。

搭建绿电工厂,智造“碳路先锋”

从竭泽而渔,到顺应自然、保护生态,新质生产力作为先进生产力质态,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求得效益。沪苏大丰港(近)零碳产业园内,“生态绿”与“科创蓝”碰撞共生,以“新”着墨的绿色卷轴在这片滨海之地缓缓铺陈。

走进园区,装机容量达6千瓦的光伏路掩映在绿意中,连片成面的光伏组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绿电绿证和碳交易中心智慧化管理平台上数据不断闪烁,港城交接处,绿能奔涌。

“园区致力打造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设施、绿色生活等低(零)碳生态圈多场景应用,我们正在一步步实现绿色能源与绿色生活的紧密衔接。”省沿海集团碳资产公司杨涛先后以项目经理的身份负责沪苏大丰“近零碳”园区一期与二期项目建设,从前期的勘查设计到中后期的采购设施与调试生产,他深耕项目一线,项目二期在短短一个月内完成屋顶光伏组件采购及安装,两个月内完成主体工程建设,目前已实现部分并网,剩余部分已具备并网条件。

项目全部投产运行后,这座(近)零碳产业园将产生绿电约846万度,相当于年节省标煤2738吨,年降低二氧化碳排放8642余吨,能源转换间,一座面向未来的绿色之城正拔地而起。

徜徉万顷碧波,放牧“蔚蓝空间”

沿海岸线北溯200余公里,锚定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又一场创新实践落地生根。

连云港市赣榆水产苗种繁育和现代化养殖示范中心设施渔业集中区里,156万尾南美白对虾幼苗正置于养殖池中进行密度养殖测试,一阶段养殖成活率91%,预计将在8月产出30吨高规格南美白对虾。

当前,我国对虾供不应求,但受限于传统养殖模式,中国对虾产量已触及“天花板”。为了破解养殖难题,并实现全产业链生态化发展,省沿海集团海洋产业团队正全力推进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技术研究。

“该模式依赖于设备设施和生产管理,不仅需要管理者具备水产专业理论知识和经验,还需要机械、生物、化学等多方面领域知识支撑。”2023年8月,省沿海集团海洋产业团队成员孙璐艳作为江苏省第十六批科技镇长团团员来到连云港赣榆农业发展集团挂职,全程参与项目一线工作,紧盯养殖过程中水、电、热等配套建设情况,与施工团队合力设计改造养殖池增氧系统,并根据养殖不同阶段改造排虾框、中央拦虾套网,对车间养殖池进行消毒、设备调试等。从“实验场”走向“应用场”,创新力量持续领跑。

集团注重激发青年人才创新势能,致力于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各类青年人才在一线实践强能力素质的同时,也为深化企地合作、推动科研协同攻关、科技成果转化搭建了长效沟通桥梁。

“赣榆工厂化南美白对虾高效养殖技术试验”项目,是省沿海集团打造“蓝色引擎”的生动缩影。在南京,由孙璐艳参与筹建的江苏省海洋生物资源创新中心已进入仪器设备进场阶段,预计2024年下半年正式运行。

“我利用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背景,与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相关科研团队对接,筛选科研项目,与科研团队讨论课题研究方向、技术路线、产品研发亮点、成果转化模式。”孙璐艳介绍,截至2023年底,中心已累计申请专利13项,首批3项科研项目开发出南极磷虾食品、水产养殖用微藻制剂及生产装置、水产病害快速检测试剂盒等多款应用型产品。新质生产力在954公里蓝色海岸线上绵延,也在广袤田野间破土生长。

守护麦浪金黄,心怀“国之大者”

大暑刚过,省沿海集团农发射阳分公司3万余亩水稻田已进入分蘖拔节期,亦是杂草防除关键时期。半空中,植保无人机进行着喷药除虫作业,所至之处泛起阵阵翠绿,偶有云影落入稻下水光,轻盈窈窕。

“公司在生产部下成立了飞控组,并建立无人机作业相关制度,通过培训及各方学习摸索,最终掌握无人机操作流程。”农发射阳分公司胡大鹏是飞控组成员之一,据他介绍,2023年公司自有无人机打药总面积超过20000亩,抛肥超过4000包。“我们不仅实现了水稻明显增产,还总结出一套适合沿海的操作规程,提高了抛肥打药作业质量。”

除了管护设备的不断更新,包括胡大鹏在内的研发人员也在种植技术上取得了一系列突破。“盐碱地盐度大、碱性高,农业种植必须采用新技术。”胡大鹏所在团队在砂土地上开展研究试验,使用免耕方式播种,相较传统作业方式增产幅度明显。在盐碱最重的11大队使用过磷酸钙替代传统底肥,大小麦产量均超1000斤/亩。与此同时,团队在砂土与粘土分别推广沟边带种与免耕方式播种,提高田块面积利用率与粘土出苗率,助力稻麦稳定增产。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记者 金雨希 通讯员 王培敏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胡妍璐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