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节气过后,气温居高不下。伴随着高温天气,江南“水八仙”的“头块招牌”——鸡头米开始上市。虽然由于高温导致鸡头米产量有所减少,但是价格依旧和去年持平,每斤110元左右。7月31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前往苏州市姑苏区葑门横街进行探访,实地了解鸡头米的销售情况。
记者在葑门横街看到,在葑门横街沿街的一些店铺前,呈现出一片忙碌景象。商户们正围坐一起,手法娴熟地剥着刚从田间采摘回来的鸡头米。为了确保鸡头米的口感不被破坏,往往需要在采摘后的第一时间剥开。剥的时候必须戴上专门用于剥皮的铁指套,由于鸡头米特别娇嫩,剥起来要格外小心,力度要掌握得恰到好处,稍微用力过度,鸡头米就可能被划破或捏碎,影响其销售价格。商户范女士对记者记者说:“苏州本地鸡头米刚刚开始上市,通常是在每年7月底或8月初上市。我们卖的鸡头米都是自己种植的,每天凌晨三四点,太阳出来前进行采摘,然后运输到店内进行处理和清洗后,第一时间剥开鸡头米。”通常鸡头米从采摘到葑门横街商户手上,中间相隔不过几小时。现剥现卖,让“时令美食”尽可能原汁原味。
三伏天正是吃鸡头米的好时节,苏州人每到夏天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一定是软糯香甜的鸡头米。鸡头米不仅被称之为“水中人参”,更是江南“水八仙”之首。记者看到,剥鸡头米看似操作简单,实则是繁杂又精细的活,力气轻了剥不开,力气重了鸡头米就会爆浆破相。“像这种嫩的鸡头米我们一般都是人工用手剥的,用机器剥的话里面的果肉就会被打成浆。老一点的鸡头米才会用机器剥,苏州本地种植的鸡头米,口感软糯,更好吃。”另一家商户楚女士告诉记者,今年的鸡头米尽管产量不高,但价格方面却与去年保持一致,没有出现大幅波动,每斤110元左右。“虽然鸡头米价格不低,买的人却很多,一大早就已经有顾客来预定了。”楚女士笑着说。
实习生 陈小林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毕荣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郭凤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