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一句“承诺”一辈子,朴实大姐21年照顾瘫痪公公,事迹被编成快板传唱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8月7日早晨9点,扬州仪征市真州镇梓橦社区农机公司宿舍楼一间屋子里,54岁的刘红英将一位老人平躺的身体翻过来,为他换上干净舒爽的尿裤,再为他按摩做腿部肌肉复建。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了解到,刘红英这位远近闻名的好儿媳,连续21年照顾瘫痪公公,熟悉她的人没有一个不夸赞的。

朴实大姐和公公

1米60儿媳背1米80公公下楼,感动邻里

刘红英1992年嫁到丈夫家,她和丈夫都是普通工人。结婚后,孝顺的刘红英和公婆在同一屋檐下生活,从未红过一次脸,没抬过一回杠。婆婆去世后,刘红英的公公双庆如2003年夏天突发脑溢血,医院告知可能会一直瘫痪在床。当时刘红英的儿子还在上小学,丈夫身体又不好,噩耗传来,红英经过考虑,辞去原有的工作,照顾公公日常起居。这时,她才34岁。

公公患病后,瘫痪在床,为帮助公公康复,只有。小学文化的刘红英利用公公休息时间学习护理知识、按摩推拿和急救常识。在她的精心照顾下,公公从一开始的瘫痪在床,到后来可以下地稍走及步,虽然吃喝需要人喂,但也略微减轻了刘红英的负担。可惜好景不长,老先生最终仍不能如常人般站立行走。

记者了解到,天好时,刘红英会把瘫痪的公公从床上抱到轮椅上,再从3楼背到楼下散步。公公身高1米80,刘红英1米60,背着公公,迈着沉重的步伐下楼,刘红英背人的这一幕常被邻里目击,在群众中获得了好口碑。“一个年轻儿媳妇能这样照顾公公确实少见,真正不容易啊。”邻里们被刘红英的孝心感动。

随着时间推移,2006年以来,公公双庆如因为二次脑梗不能下床,身体也更加虚弱,吃喝拉撒都在床上,再也出不了门,完全失去了自理能力。瘫痪在床,吃喝都是红英喂,她每天不定时给公公换尿不湿,有时大便不畅,红英就戴上手套助其排便。每天擦洗身体、换尿布,红英开始觉得不好意思,就算亲生闺女都很难为情,别说儿媳了,“一开始我也觉得不好意思,但后来一想,谁都有老的时候,谁都有生病的时候,计较那么多还怎么照顾病人?公公也是爸爸,这是我应尽的义务呀。”

对早逝丈夫作出承诺,多次从“死神”手中抢回公公

屋漏偏逢连夜雨。2013年9月,红英的丈夫双传祥被查出患有舌癌。她回忆说,有一阵,公公双庆如在人民医院住院,丈夫双传祥在化纤医院化疗,儿子在外地上学,自己在两个医院间不停奔波,重担被她一个人挑了下来。经济压力大,她在公公吃完晚餐睡下后,再去饭店打零工,每天都要到半夜才能回去,夜里只睡4、5个小时,第二天还要早起为公公准备早饭。2016年6月,丈夫因病去世,当时刘红英也才40多岁,为了撑起这个家,她没有改嫁丢下公公和儿子,因为她对丈夫做出了“一定照顾好父亲”的承诺。

对于如何照顾公公,刘红英心里清清楚楚。红英的儿子长大后在外当兵,对她来说,最害怕的就是自己生病。记者看到,公公双庆如单独睡在一个房间,窗明几净,房间里安装了电视、空调、空气净化器,床头则放了各种药物,分类分量,井井有条。红英对公公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很是警觉,多年来,她先后6次将公公从“死神”手中给抢回来。曾经有一次,老太爷睡午觉时,刘红英觉得他呼吸不对劲,上前一查看,只出气不进气,她赶紧打120,在等待的过程中,先给老太爷服下速效救心丸,并掐了人中,最终及时将公公救了过来。

在刘红英的悉心照料下,公公的身体和精神状况大有好转,虽然讲话不利索,但也能通过肢体语言和语气词对身边人的话语简单答复。让刘红英感到生活越来越有希望的是,懂事的儿子在当兵两年后为了照顾爷爷,放弃了外地的好工作回到仪征,也在工作之余帮助照顾爷爷,“儿子前几年成家了,我现在有了孙子,儿子一家三口加上我,一共有四个人能相互搭把手,照顾老爷子了。”

事迹被社区制作成快板传扬:给她再多荣誉都不多

这几年,红英照顾公公的担子比以前轻松了一些,儿子儿媳体会到她的不易,经常在休息日接过照顾老人的重担,床上的双庆如看到儿媳孙媳这样好,重孙子不时跑到身边逗乐自己,常常露出喜悦的笑容。老人患病后说话还利索时,总是逢人就说:“我儿媳红英多孝顺啊,没有她,我恐怕早就不在人世了。”

红英说,21年来,虽然每天都要围着公公转,但看到公公精神状态好,就开心,“我们中国人说百善孝为先,一个人不孝敬老人怎么行啊,我也是给儿女做榜样,不让人生留下遗憾。”2020年,居民将刘红英的孝顺事迹反映给社区,随后,她被社区评选为“仪征好人”。

“梓橦有个刘红英,关爱老人传美名;公公突发脑溢血,瘫痪在床常住院。毅然辞职家里待,照顾公公二十载;每天一日和三餐,衣食起居样样管、样样管……”为弘扬榜样的力量,刘红英孝顺老人的事迹被制作成快板,广为传扬。“她这样照顾公公,我非常感动,大家都应该向她学习。”梓橦社区党总支书记金奕说,大家在红英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红英先后被评为“仪征好人”、“扬州市十大孝星”、“扬州好人”,她的家庭被评为“扬州市文明家庭”,她还入选了“江苏好人榜”,“说句实话,给她再多荣誉都不多。大伙都为社区有这样的大姐,感到骄傲和自豪!”通讯员 真萱 赵磊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校对 徐珩

编辑 : 潘政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