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最近三年,宿迁9个小城市这样建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扬子晚报网8月22日讯(记者 高峰)在8月21日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宿迁市住建局局长徐宜军发布了《宿迁市小城市建设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至2026年底,9个小城市地区生产总值达600亿元,年均增长不低于10%;财政收入平均增长25%以上,居民人均纯收入3万元以上;建成区城镇化率平均60%以上,年均增长2%以上,形成完备的水、电、路、气、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网络。

9个小城市分别是沭阳县贤官镇、马厂镇、高墟镇,泗阳县王集镇、新袁镇,泗洪县双沟镇、界集镇,宿豫区来龙镇和宿城区龙河镇。2023年,宿迁9个小城市GDP达427.82亿元、城镇化率约55%、常住人口达36.97万人,分别较2020年增长了28.48%、提升了14个百分点、增加了12.17万人。

《行动计划》聚焦重点,集成实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特色风貌、综合治理、数智赋能6大类22项工程,按年度排定重点项目。今年共排定了沭阳县贤官镇三只小树新材料项目、泗阳县王集镇星龙佩辰实业项目等365个项目,累计投资530亿元。

市级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用于对年度考核排名靠前的小城市建设进行奖补;县(区)财政每年配套每个小城市建设资金不少于5000万元;整治盘活的存量建设用地指标优先用于小城市建设;支持“一区多园”和区域性产业基地建设,创新土地要素保障和指标协调机制,支持发展“飞地经济”。

《行动计划》探索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的用地政策和财政政策;深化行政审批和执法权下放,赋予小城市部分县级管理权限或实际工作权限;推动市级部门结对挂钩小城市,跟踪服务小城市建设发展。

徐宜军表示,《宿迁市小城市建设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对于构建工农互补、城乡互促、全面融合的城乡关系,完善“1129+N”城镇体系格局,解决缓解“半城镇化”、“农村空心化”现象,促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有着重要和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校对 徐珩

编辑 : 严静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