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成长氧吧|一想到开学就恐惧!面对“开学综合征”,家长该如何引导?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近日,江苏高中生小张一想到开学即将高三就很恐惧,甚至会出现头晕胸闷等症状。经询问,小张认为上学期考得不好,父母付出又很多,内心非常愧疚,在几重压力之下导致失眠。医生表示,这是“开学综合征”的表现,提醒家长应给予安慰和鼓励,或寻求专业人士帮助。即将开学,家长应该如何引导,让孩子欢欢喜喜上学去呢?

南京市教科所、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办公室主任林静告诉记者,开学综合征严格说来是一系列的身心反应构成的,主要可表现为:对预期的学校生活感到焦虑甚至恐惧,身心紧张和排斥,严重的会出现躯体反应,比如呕吐、头痛、呼吸困难等。不建议把这个现象过度地往医学化方向命名,其实就是学生在开学前的适应不良。

林静说,情况当然有轻有重,有些孩子一说起回学校就胃部发紧,坐立难安,这显然是有应激反应了。如果孩子对开学表现出强烈的反感和排斥,且可观察到孩子有明显的身心反应的话,家长要重视,但也不需要过度紧张。要与孩子好好地沟通,理解孩子的担心和害怕,与孩子聊聊学校里面一些积极的方面,调动孩子回校的愿望。

林静表示,不同的孩子可能有不同的原因。比如上述案例中的高三女孩,就是心理压力太大造成的。她去学校学习,不仅要背负学业和考试的负担,还有对父母的愧疚,可能是害怕让父母失望,结果失眠,对未来的预期并不乐观,所以一想到开学就体验到恐惧。这种情况,需要父母帮助卸载掉孩子过多的精神负担,轻装前行。而有些是因为假期生活过度放松且不规律,知道开学生活节奏会一下子紧张起来,因此各种不适应,其实是一个本能的自我保护。家长要理解人性的特点,充分利用开学前的这一周,把生活规律慢慢调回来。相信人都是有很强的适应能力的,只要不过度苛责,绝大多数孩子在开学的一、两周后都会走上轨道。如果持续时间较长不能适应的话,家长就需要求助于专业人士了。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助理,家庭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殷飞表示,不同孩子开学的感受不同,总体而言,假期作业完成较好,在学校学业水平较高的孩子比较渴望开学。反之,那些假期因为习惯不好,导致手机成瘾,作业完成度不高,以及学业水平欠佳的孩子对开学会有心理压力。同时,一些孩子虽然学业水平较高,但学校压力大和自我要求高,担心未来的挑战,也会出现开学焦虑。

因此,学校要在开学前主动召开在线家长会,指导家长应对孩子的开学心理变化。其次,家长和教师要紧密合作,根据每个孩子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提供针对性的个性化帮助,让每位孩子都能卸下心理包袱,积极面向即将到来的开学生活。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校对 陶善工

编辑 : 潘政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