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常熟市支塘镇:用活文明新机制,激活基层治理“源动力”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今年以来,常熟市支塘镇始终坚持“党建带群建,合力抓创建”,充分发挥党建、群建的制度优势,通过党建带群建,动员凝聚各方力量。推出“文明蒲公英播种计划”文明城市督办项目,全力开启文明城市创建“加速度”,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宜居家园,不断激活文明城市创建的“神经末梢”,为城市增颜值、提气质。

严密组织体系,建强战斗堡垒

坚持党建与文明创建同谋划、共部署、齐落实,把文明创建工作融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大局,强化组织领导和统筹谋划,定期进行检查督促,组织开展村(社区)互测互评,做到创建各阶段有部署、有汇报、有结果,扎扎实实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高质高效开展。

加强“红色物业”建设,主动吸纳网格、物业、城管、老党员等加入小区长效管理,并赋能“楼道管家”在街区秩序管理、环境整治提升等文明长效工作中当先锋、做表率,积极当好文明长效的“宣传员、管理员、自治员”,推动小区监控设备升级、僵尸车清理、公共晾晒区打造、充电桩升级、喜宴场所改造等“微实事”落地见效。

积极组建任阳集宿区“大党委”,充分发挥“党建联盟”优势,开展“政”在集宿、文满集宿、书香集宿、理“响”集宿四大项目,形成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实事共做的“党建+”文明长效新格局。

党员带头先行,发挥模范作用

通过“路长制”“下沉日”“五一面对面”等途径,组织党员干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以进众家门、听众家言、解众家忧“三众行动”为抓手,了解群众“文明需求”,瞄准群众“急难愁盼”,创新文明联动工作机制,以“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提升民生幸福指数。

组建“支川管家”党员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便民志愿宣传服务,将测血糖、量血压、消防宣传和防诈骗宣传等内容纳入其中,不断提高中宏集贸市场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充分发挥党员在小区治理中的宣传、引导、监督作用,带领群众积极参与文明楼道、美丽庭院、“宅前屋后三包”等行动,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同时,在推进移风易俗的过程中,蒋巷村党员干部带头践行一份奖学金、一次座谈会、一封感谢信、一份承诺书、一张大合照“五个一”倡议,自觉向“升学宴”“谢师宴”说“不”,共度“文明毕业季”。

共建共治共享,凝聚创建合力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载体,不断完善“点单-派单-接单-评单”的服务模式,打造“文明走亲”“村晚+”“流动板凳”“红话筒”等志愿服务队,开展了“有事好商量”“老书记工作室”“‘新’心相融YI家亲”等一批贴近群众需求的实践项目,以德治教化赋能基层治理,将思想道德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织密了共建共治共享、互助互动互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网格。

坚持发动人民群众积极支持、广泛参与,不断焕发常态长效共建的“乘数效应”。吸纳辖区快递骑手等社会力量担任“先锋城管”,针对背街小巷、农贸市场等薄弱区域垃圾散落、张贴广告等问题联动开展文明长效网格巡查,全方面延伸服务触角。聘任外卖员等作为“新风骑兵”,将文明新风送入万家。

从筑牢阵地、建强队伍、完善服务三方面着手,不断提高应急驿站活跃度,因地制宜探索基层公共安全“共建共治共享”的运行模式,让“安全‘支’己‘救’在身边”成为现实。今年4月,来自阳桥站的应急志愿者第一时间对一落水男子进行心肺复苏急救并排水,帮助该落水人员成功恢复意识。

下一步,支塘镇将坚持以“创”的劲头不松懈、“管”的状态不懈怠,高水平推动文明城市常态长效,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加快呈现更高品质“江南福地”的支塘绚丽篇章!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添翼

校对 徐珩

编辑 : 石伟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