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大年!繁殖地今年总共环志了20只亚成鸟,3只成鸟。3只成鸟中,条子泥就记录到了两只!把我都高兴坏了!”李东明既开心又激动地介绍,从7月下旬到现在,他在条子泥已记录下数十只勺嘴鹬身影。
博物杂志曾提到,鸟类“大年”是指某种鸟类种群正常波动,数量激增的那个时间段。往往“大年”的基础是这种鸟类依赖的自然环境条件比较好,食物充足,它们的繁殖率和成活率也就非常高,从而种群数量和质量得以提升。李东明告诉记者,此次“大年”对勺嘴鹬的种群扩大是否有重要影响还无法定论,但在盐城记录到新环志的成鸟一事依然值得高兴。
盐城记录到“97”和“99”的消息很快被俄罗斯专家伊莲娜得知,她通过中间人联系上李东明要到照片和地理坐标。在看到照片后,伊莲娜惊喜地表示准备来到中国看勺嘴鹬,还请教了李东明秋天什么时间能看到多一点勺嘴鹬。
李东明告诉紫牛新闻记者,此次记录到的“97”和“99”勺嘴鹬正好是一窝出生的兄弟姐妹,接下来他希望还能看到其他新环志勺嘴鹬来到盐城东台条子泥。
条子泥湿地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的中心节点和关键区域,每年有数百万只候鸟在此中转、停歇。在近期8月2日北京林业大学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研究中心秋迁调查到超过30万只水鸟,也是迄今为止的单次最大值。这些当中的许多种候鸟要在条子泥待上2-3个月,在这里中转、停歇甚至换羽后继续迁往越冬地。目前从这“97”“99”两只环志勺嘴鹬成鸟的飞姿状态来看,换羽已完成三分之二左右。
(图片来源:李东明)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燃
校对 陶善工
编辑 : 石伟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