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信仰照亮新征程” ④|郭凤韶:未竟的“十九年的计划”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十九年的计划”是19岁的郭凤韶在民国十九年也就是1930年为自己制定的全年学习计划。

在这份计划里,这个女孩打算一年内要读近三百万字的书,要写180封信和110篇文章。全天24小时严格分配时间,要做的研究和参与的社会实践也涉及各个领域。从这个规划里可以看到,她对学习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遗憾的是,这份计划最终没能完成。因为她的生命,也定格在了十九岁。

在雨花台烈士陵园北殉难处,静静矗立着一座烈士就义群雕像。其中有一名留着齐耳短发,目光坚毅的女学生代表,在她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雨花英烈郭凤韶的英姿。

郭凤韶出生在浙江临海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郭松宅早年加入光复会,参加过辛亥革命,母亲李詠青思想开明,能诗善文。在家庭熏陶下,郭凤韶从小就反对封建迷信,追求真理,爱憎分明。她在15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经常利用各种机会,宣传反对包办婚姻、劝放缠足、解放妇女的道理。

1929年,18岁的郭凤韶考入南京晓庄师范学校,在校期间转为共产党员,担任学校党支部的秘密交通员和党小组长。从此,她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也更加危机四伏。

1930年9月,郭凤韶了解到共产党员徐一冰准备返回南京营救被捕的同志,送行时她从徐一冰手中夺过船票,冒着危险代友赴宁。回到南京,郭凤韶被特务跟踪,后在上海被捕,押解回南京。入狱后,她被打得遍体鳞伤,血肉模糊。敌人问她,晓庄学校里还有谁是共产党员?她回答:“除了你们这些坏蛋,都是革命者。”敌人再问,她要么说“统统都是”,要么说“统统都不是”。

9月26日,郭凤韶牺牲于南京雨花台。

“十九年的计划”,随着年轻生命的消逝戛然而止。

但苍松翠柏长青,英烈忠魂永存。一如她亲手绘制的这幅《且向百花头上开》红梅图,“雪中未问和羹事,且向百花头上开”,梅树在顽石的挤压下枝条低垂,但朵朵红梅依然顽强盛开。

郭凤韶留下的红梅图和未竟的“十九年的计划”,成为她梦想和品格的生动写照,更成为共产党人以生命为笔、鲜血为墨,书写青春华章的重要见证。

出品人  刘斌 王文坚

总策划 葛俊杰

监制  冯秋红

策划    周洁 孔小平

编导   冯秋红

统筹  杨恒国 高天翔 许紫筠

拍摄  陈金刚

AI动画|片头海报 赵岑

剪辑  朱雨柔

出镜  刘柄岑

出品

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

扬子晚报

特别鸣谢 南京晓庄学院

校对 徐珩

编辑 : 潘政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