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仿佛曾与我刻意制造了一场相思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wholeTimeFilter(detailData.happen_time)}} {{numFilter(detailData.review_count)}}次阅读
{{numFilter(detailData.review_count)}}次阅读
西安,仿佛曾与我刻意制造了一场相思
邱继祥
【按:今年7月,我独自一人驾车游览祖国的大西北,历时16天,途经10个省、自治区,回来后计划把所过之地写成游记以分享游览意趣。截至9月底,已有四篇发出,这是第五篇,曾以“匆匆过西安,小得寸心间”为题发在紫牛号上。后来发现文章存在两个地点错误,标题、结构、文字等在能力范围内尚可完善,遂撤去原文,修改成本文重发。】
从西安回来,自题小诗云:
西安匆匆到又离,
我与西安两疑猜。
西安疑我薄情男,
我猜西安未解爱。
是的,对于像西安这样的历史文化名城,我本应该流连忘返的,非十日八日的亲近不能解久久仰慕之苦,然而满打满算,我在那里终究只呆了不足二十四小时,终于把一次短短的邂逅弄成了一段长长的相思。
一
7月11日中午,从小浪底出发,沿连霍高速,经三门峡、华阴、华州、渭南,一路只在渑池服务区稍作停留(因为我从地名联想起两千多年前那场外交盛会而产生怀古之幽情了——秦王君臣包藏祸心,赵国上大夫蔺相如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大显神威,最终让秦人自取其辱,捍卫了赵国的尊严……整个剧情跌宕起伏,让人回肠荡气,血脉贲张),于下午五时许到达西安市翠华路。
拥挤,炎热,是这座古都留给我的第一印象。
翠华路是一条不算狭窄的混合路,两旁却停满了汽车,中间行驶着密密麻麻的汽车、电动车、自行车,人行道上行人摩肩接踵,服饰各异又统一追求清凉,老槐树下满地淡黄落蕊……我瞅准了中段路边的一个空缺处,将汽车停下来。我知道这里离大唐不夜城还有数百米,但我宁可步行过去也不愿再开哪怕一米的车。没有风,热浪似乎凝固在狭窄的空间里,使人觉得憋闷。我只向西走了三二十米,便汗流浃背了,出门前特地置办的小兵训练短衫短裤都沾裹在了身上。
车马劳顿,我必须找个地方歇脚,又不想多走路,便在手机上搜索最近的旅馆。搜到了近在300米处的美橙宾馆,于是随着人群挨向西边街角,向北转弯,对面是西安财经大学,边上就是美橙宾馆了。问了价格,正是我乐意承受的百十多元的单间,便毫不犹豫地办理了入住手续。单间里没有窗,我打开空调,躺在床上,顷刻间就沉沉睡去。
醒来时,出门一看,早已万家灯火,路上仍旧挤,随便在街上走几步,暑热依旧包裹,便打消了去大唐不夜城的念头,回到车上取了行囊,再到宾馆洗了澡,坐在床上写朋友圈,一直写到深夜。
躺在床上想要不要做个西安游赏攻略,因为地球人都知道,西安古迹多矣:兵马俑、大雁塔、华清宫、钟楼……无不是旅行者心目中的打卡圣地。但从今天的观察看,在这个旅游旺季,这些地方显然是不宜拜访的了,估计非提前个三两天预约不可,即使运气好不用预约,到地儿也是人看人,——我还是避开这个高峰为是。然而大老远来一趟,如果就这么“挥一挥衣袖”走了,也许会留下长长的遗憾吧?这么想着想着,竟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醒得很早,接着想夜间的心事,我还是决计今天就走。我对自己说,试图“一日看尽长安花”?不可能的!蜻蜓点水地“到此一游”,又有什么意思呢?不如留个念想,下次得闲了,邀上朋友、带上家人一起来,岂不更美?但即使是今天就走,也不必这么匆忙的,我还是等天亮了刷个单车溜达一圈半圈吧。
七点多钟的西安,早已经车水马龙。我骑着单车汇入川流不息的男女老少队伍里,顺着长安大道一路向北准备访大兴善寺去。
二
我当时很想拜访一座古寺,却又不愿凑热闹和赶远路。问当地人,一个汉子便给我推荐了这个大兴善寺。
游客并不多,显然,大兴善寺算不上西安的网红景点,这倒是让我感到清净。
然而,大兴善寺是“佛教八宗”之一“密宗”祖庭,是隋唐皇家寺院,帝都长安三大译经场之一,绝对是中国佛教顶尖圣地。如果换在别的城市,恐怕够那里的人们傲娇一辈子哩。它的源头,是遵善寺和陟岵寺。前者始建于晋武帝泰始至泰康年间,距今1700余年;后者始建于北周明帝在位期间,距今1400余年。
“隋文帝开皇二年(582),修建大兴城的时候,在遵善寺基础上,迁建陟岵寺于此。这里位于大兴城的靖善坊中,取城名‘大兴’和坊名的‘善’字,将寺院称为‘大兴善寺’。……在《长安志》中记载:‘寺殿崇广,为京城之最。’当时,寺院占尽一坊之地,面积约26万平方米。唐武宗会昌五年(845),进行灭佛运动,大兴善寺被毁。宋代修葺,明代重建,清顺治、康熙和乾隆年间多次增建,逐渐形成现在大兴善寺的基本格局。如今,这里沿着中轴线,从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转法轮殿遗址、观音殿和法堂,两侧对称分布着钟鼓楼、地藏殿、文殊殿、普贤殿等建筑。”(摘自360百科)
从长安大道东过天桥向西不到两百米,我来到大兴善寺门前,一座巍峨的殿宇(大兴善寺山门)矗立在蓝天白云之下。
山门共两层,上层琉璃屋顶,飞檐,灰砖墙体,紫色木柱,雕花门窗,门额上挂着黑底行楷金字匾:“密藏宗风”,右、左有行草“寂而常照星曜东方”“法然继起宗风丕扬”,笔画雍容如佛,蕴含了对大兴善寺无量功德的赞美之情;门前有青石雕花护栏,正中刻着鎏金魏碑体“大兴善寺”。下层中间是雕着祥云图案拱形门圈,两侧灰砖墙体上各镶着一个方形花纹边框的砖雕,右边框内浮雕着楷体“庄严国土”,左边框内浮雕着相同字体的“利乐有情”,仿佛向芸芸众生宣示着佛教教义和愿景。
从成色看,这当然是年代较近的建筑,但唯其年代较近,故匾额与题字能对大兴善寺的历史地位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从山门进去,一步步往里走,走进天王殿前的寺院,走进大雄宝殿,再走近转法轮殿遗址……我仿佛走进了一座建造了将近两千年的佛教文化博物馆:烟雾缭绕的香炉,油光水滑的转运石、转经筒、铜牛,森然的古柏,虬曲劲拔的古藤,放生池里挤挤挨挨的乌龟,佛陀的金身,一座座斑驳的碑刻,大大小小的佛龛,高耸的七级舍利塔,坑坑洼洼的转法轮殿遗址上的柱础……向我讲述着佛教文化在中国大地上的兴衰,讲述着佛寺建筑经历的兴建、毁坏、重建与再兴,讲述着中华文化与异域文化的碰撞、包容、斗争、融合,讲述着近两千年来中国不同时期的国运……其中却贯穿着一条最最朴实的真理主线:人类所做的一切努力,在在围绕着追求众生幸福这个恒定的目标。
我在大兴善寺里徜徉,观景,抚今追昔,给所有的神器和草木拍照留念,又上香、拜佛、拜菩萨、拜舍利塔,转经桶、抚转运石,满满的都是虔诚。真的,每当我双手合十,向面前的佛、菩萨、神器鞠躬时,我的心确实刹时就静了下来,头脑中不存一些杂念,这也许是佛门圣地带给我的灵魂洗礼了。感谢佛!感谢所有神灵!
三
从佛门出来,我便回到世俗里。
再次扫了一辆单车回宾馆,退了房,背起行囊就走。
时候是中午,见翠华路上有一家“一间房马超清真牛肉泡馍店”,牌匾黄杨木绿色刻字,稚拙古朴。见堂面很大,人很多,又加上早知道西安的羊肉泡馍、牛肉泡馍名满天下,便走了进去。
我在密密麻麻的菜单牌上看到最上面写着“牛肉泡馍25元”,便点了一碗。小伙子拿过一只大青花瓷碗,问了一句什么,我胡乱应了一声,他便在碗里放了两小块面饼,将碗递给我,还给了我一个红牌子。
我拿了碗,找了个位子坐下来,等着服务员来招呼我,等着我的牛肉汤。
过了好久,不见招呼,我便东张西望起来,仿佛觉得有人在看我。又过了老半天,一个中年女服务员终于走过来对我说:“你要把那饼子掰碎了放在碗里交给厨师一起煮,那样才能煮熟。……”说着,她从饼上掰下一小块,双手把那小块揪成小小的面丁,大约只有黄豆大小,然后叫我把其余的也掰成那样的。我说不用了,待会儿我拿饼子泡着牛肉汤吃——这是我原先对牛(羊)肉泡馍的理解,即我有饼子,只需给我肉汤,我就着吃就行。
她却告诉我不行,因为饼子几乎是生的。我只好照做,自然手忙脚乱了一番。那饼子可真结实,看起来直径不到两寸的薄薄两块,还蛮耐揪的。费了老大劲,饼子却揪得大大小小,胡乱地放在青花瓷碗里,两块小饼立即变成了小大半碗,一点看相也没有,但在我看来总算大功告成。我让她把碗拿了去,她换了一个牌子给我。
不一会儿,她给我送来了几个圣女果和一碗汤,说是免费的,估计是因为同情我的无知而想帮助我打发时间吧。我抓起小番茄就啃,三个下肚了,主食还没上。“可见这牛肉泡馍还蛮难做的。”我想。我环视其他食客,发现他们一般都点些配菜,一边吃,一边掰饼,一边聊天,真是仪式感满满,可我竟将这么隆重的事情看得如此轻描淡写,心下感到蛮惭愧的。不禁赞叹道:哦,吃一碗这捞食还蛮讲究的哩。
等服务员把好看的青花瓷碗再次端上来,那碗里的东西我看了简直傻了眼:满满当当一大半碗,而且看上去稠到搅不动,那饼子因为被我掰得大大小小,样子就更加不忍直视了。我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呼噜呼噜把它们全部扒拉到肚子里去了。就像猪八戒吃了人参果,还真说不出到底好吃还是不好吃。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故事,讲给朋友听,他们一定会乐开怀。
呵呵,好在我懂得怎么吃牛(羊)肉泡馍啦,再到西安看谁还敢小瞧俺!
开上车,顺长安大道向南,在拥挤的车流中,在导航的“胡乱”指挥下,兜了三个来回,才成功地出了西安,直奔兰州方向而去。现在回味起来,出西安那么难,莫非是西安在挽留我么?
四
回味西安,无论是拥挤还是炎热,想想也该。
你想呀,一座古城,常住人口就达1200余万,再加上天南地北来的无数朝圣者,能不挤吗?你再想想,西安地处狭小的关中平原中间,西、北有黄土高原,南有秦岭,东有南峰,南风北风皆吹不进来,大夏天的又少有东风,怎能不热呢?
西安之挤,在我看来从来就该如此,因为它的前身是长安。
——她是巍巍汉唐都城,是遥遥丝绸之路起点。三千年薪火相继的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克相生,催生出更加丰富的文明样态,怎能不吸引天下求取功名的士子、云游布道的僧侣、向往荣华的达官显贵、探访自然风景名胜的游客和寻找心灵居所的失意人纷至沓来?
——她是天下商旅云集之地,所以开放;也是易守难攻之所,所以安全。是故三千年里兴替过十三个王朝,兴,皆从内部向四周辐射,乱也是从中心向八方蔓延。
长安之热,仅在夏天。其他三季呢?冬天里秦岭不遮暖阳,黄土高原阻住冷风,必然温暖宜居;春天里东风从黄河谷一路访过来,吹开万紫千红,自是愉人身心;秋天里,饱吸了阳光的作物,经过一夏涵养,必定硕果累累。
因此,无论从地理位置的角度还是从人文环境的角度看,西安自古都是华夏民族的一块风水宝地。人在这里既容易自问“男儿何不带吴钩”,张扬起生命的风帆,抒写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也容易“从此君王不早朝”,滋生出养尊处优的富贵病,让有识之士发出“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的警示。
……
嘿嘿,我本次对西安的浅浅一游、草草一瞥间,算得愚者观花,亦增小智哩。想到这里,我几乎认定我的短暂拜访和告别,不是随性而为,而是在刻意制造相思了。
真的,将近三个月了,每当我独处时,脑海里便浮现出翠华路、美橙宾馆、长安大道、大兴善寺、一间房等等的样子来;想象着未曾谋面的大雁塔、钟楼、大唐不夜城的样子,想象着在那里如痴如醉地游赏着的络绎不绝的人们,真害怕他们已经赢得美人儿的青睐了。
还有,我不止一次觉得——那碗牛肉泡馍的味道简直好极了。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