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瘦西湖”遇上“巢湖”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扬州市域科创中心科技合作推介会走进合肥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上月底,扬州市科技局、生态科技新城走进科创重镇安徽合肥,在巢湖之畔举办扬州市域科创中心科技合作推介会,组织学习考察。两天3个考察点,4项科技合作,10个科技项目签约,涉及国家级高新区创建、科创中心建设、“站产城”融合等多个方面,合作领域广、成果丰硕。

一个“科学岛”,打造产业科创策源地

扬州生态科技新城相关负责人介绍,合肥是一座创新且富有活力的城市,也是迅速崛起的科技之城,此次科技合作城市选择合肥,就是看中这座城市丰富的科技资源和创新实践。

两天时间,扬州代表团成员深入考察了安徽创新馆、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多个科技创新高地,充分领略合肥在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独特魅力。

“科学岛”是合肥重点打造的科创策源地,也是这次“科技行”的关注点。远离市区,三面环水,这座神秘的“科学岛”上有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重要科创机构。不足3平方公里的小岛上,建成了一批全国领先、世界一流的大科学装置,更有等离子体所、智能所等研究单元和30多个重点实验室。

生态科技新城相关负责人表示,合肥整合科创资源、打造“科学岛”的做法值得借鉴。新城作为扬州未来的新城市中心,需要更有责任高标建设扬州市域科创中心,让更多创新成果从这里出发,或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或为现有产业赋能。目前,新城正围绕研发产业、硬核科技、总部经济,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梯次培育的创新矩阵,力争3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0家,成为扬州对接长三角创新要素的枢纽地、中转站和科技创新策源地。

一座“大科学城”,推动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

“科学岛”西北,矗立着“大科学城”。2017年1月,合肥获批建设全国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目前,合肥未来大科学城集中布局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等大科学装置8个。未来将形成多学科交叉前沿研究设施集群,完善科学研究、创新创业、城市服务等功能。“合肥大科学城的前瞻布局,看了很震撼。”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对扬州而言,如何加快科技创新布局,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是一道必答的时代命题。

参观安徽创新馆时,扬州代表团问了一个问题:如何加速完成创新突破,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合肥的回答是:及时捕捉最新科技成果,用服务推动成果顺利走出“校门”,用政策破解初创期融资难题,用平台促进转化要素精准匹配。

活动现场,生态科技新城集中推介了新城“165”科创战略和五大科技园区,发布“新城新质生产力应用场景机会清单”,吸引了合肥企业家关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新城围绕“创新创业需求”完善功能配套,灵活打造超300万平方米的科创载体集群,建设华东航空谷、国网双创科技园、扬州数据产业园(软件园)、未来产业园和中国美业港“五大园区”;发布科创政策“十条”、市域科创中心政策“八条”;支持科技人才引进和“创新飞地”建设,一系列举措与合肥不谋而合。

“新城‘五大园区’与合肥一些科技园区非常相似,我们正努力寻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最优解。”相关负责人说。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促进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营造扬州敢于转化、乐于转化、便于转化、善于转化的良好氛围,推动扬州前沿科技从研发走向市场。

一次“科技行”,搭建两地科创合作新桥梁

从“瘦西湖”到“巢湖”,两个打上“科创”标签的城市,擦出新的火花。“扬州与合肥在多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合肥市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在人工智能、航空科技、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领域,两地可以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产业应用等方面的合作;在绿色低碳、智慧城市等前沿领域,也可以共同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和路径。

活动中,生态科技新城主要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沈飞601航空科技扬州实验室、工信部人工智能及数据集平台、国防科工先进技术成果长三角转化中心扬州分中心、电子科大未来产业研究院等“六大科创平台”的项目资源。基于扬州与合肥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广泛共识和各自优势,双方就人工智能、航空航天、低空经济、新能源等多个领域的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达成了一系列合作意向,4项科技战略合作和10个科技合作项目成功落地。

“从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主阵地’,到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新赛道’,新城围绕扬州‘613’产业体系,以项目匹配度为纲,正不断塑造扬州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新格局。”新城主要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新城抢抓“高铁一张网支撑科创一盘棋”、长三角一体化等战略机遇,落子布局“2+2+N”产业集群和“165”科创战略,“我们抱着向先进、向模范‘求取真经’的心态来到合肥,力争促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火热局面,助力两地科技交流更加紧密、再结硕果。”通讯员 刘西伯 肖平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校对 徐珩

编辑 : 石伟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