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探访“年轻”的吴文化博物馆,如何打破“千馆一面”同质化困局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2020年6月建成开放的苏州吴文化博物馆,今年不仅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还荣获中国博物馆协会设立、组织推介的“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荣誉,每年仅2至3家博物馆可获此殊荣。近日,记者跟随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文物局、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办的“博物知旅”融媒体采风团来到苏州市吴中区,走进“年轻”的吴文化博物馆,探寻该馆在全国中小博物馆里“突出重围”的创新发展之路。

考古探吴中,风雅颂吴中

全方位诠释吴文化内涵

吴文化博物馆坐落于苏州澹台湖景区宝带桥南侧,是全国第一座全面展示吴地文化的综合性特色博物馆。吴文化博物馆整体建筑由程泰宁院士担任总设计师,王幼芬担任主创设计师。其设计灵感来源于苏州的街巷和院落,灰白相间的墙面携刻着苏式古典的记忆,而别出心裁的玻璃幕墙又为博物馆增添着新的活力。从高处俯瞰,不同单元的组合连接,使整个建筑空间好像一个“吴”字。

作为苏州市第一座全面展示吴地文化的特色博物馆,它不仅是观众了解吴中、认识苏州的崭新窗口,更是传承和弘扬吴文化的重要载体。自开馆以来,吴文化博物馆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和专业的运营团队,迅速成为苏州市的文化新地标。今年,吴文化博物馆荣获国家一级博物馆的殊荣,并被评为2024年“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充分展现了其在国内博物馆界的实力和影响力。

馆内常设展由“考古探吴中”和“风雅颂吴中”两部分组成,前者主要从考古学的角度解读吴文化的源起、发展和勃兴;后者则包含“吴风”“吴雅”“吴颂”三个展览,解读、展示秦汉、明清至今的吴地文化、吴地风物、文化传承等内容,多角度、全方位地诠释吴文化的内涵。“吴文化博物馆基本陈列”曾获中国博物馆界展览最高奖——第十八届(202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江南文化始泰伯,千年古韵映水乡”。三千多年前,北方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的长子为了成全父亲传位于三弟姬昌的想法,离家避让来到江南一带,拓荒耕地,开渎理水,创立勾吴古国,传播中原文化,让长江下游告别蛮荒。时至今日,一件件“国宝”级文物陈列于吴文化博物馆,诉说吴地过去的故事,引起今人无限的遐思。良渚文化的黑衣陶刻符贯耳罐,四个刻划符号被许多专家学者研究讨论;楚途盉为青铜酒器,经考证可能是吴人攻楚得到的战利品;鹦鹉首拱形玉饰利用鹦鹉剪影勾勒器型轮廓,显示南方吴国独特文化风貌;釉里红云龙瓷盖罐造型端庄、发色艳丽,是国内外罕见的早期釉里红瓷器;朱碧山银槎为长须老者乘槎凌波之状,显现了技术精湛的元代银作工艺;青花束莲纹盘硕大规整、青花色泽浓艳,是明宣德官窑器中的精品。除了文字、实物、影像等展现形式,吴文化博物馆还加入了场景还原、三维动画、AR感应、趣味小游戏、气味感知等互动体验,让文物“活”过来,给观众提供“可看、可听、可闻、可触摸”的别样观展之旅。

2024年是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也是中国和意大利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吴文化博物馆联合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在9月27日-12月1日举办“观看之道——威尼斯与苏州城市主题摄影展”,展出摄影作品160余幅,呈现苏州与威尼斯两座水城的城市面貌、人文风情、生活气息,为两地的深厚友谊、文化交流续写新篇章。融入晚霞、黎明、天空等自然元素的玻璃工艺,诠释“无为之美”哲学思想的艺术家具,细薄轻盈、具有现代感的韩国马鬃编织品……吴文化博物馆推出“工艺的语言——中韩工艺交流展”,集中展示了来自中国、韩国31位艺术家的105件/套工艺作品。吴文化博物馆聚焦“乡土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共融,致力于用国际语言讲好本土故事。

博物馆如何体现创新力?

开启“博物馆”演绎,讲好古树故事

为丰富博物馆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形态,2021年6月,吴文化博物馆开启“博物馆演绎”项目,成立了全国博物馆首个素人演绎组织——吴文化博物馆演绎社。这是面向公众招募的公益性社团,目前已完成以馆藏文物“双鸾瑞兽纹铜镜”“银槎杯”为原型的原创剧目《身临其“镜”》《寻槎记》《水》的编排,定期在馆内“演绎剧场”“博物馆之夜”、馆外“太湖文化旅游节”等活动中进行演出,服务观众超5万人次。同时围绕基本陈列、重要特展及社会热点,开展环境戏剧、主题诗会、戏剧工作坊、舞蹈工作坊、剧本围读等社会教育活动103场,参与观众超4000人次,广受社会欢迎。

“创新力可以表现在展览策划、非遗传承或是我们的演绎社活动等各方面,但最重要的是,我们在不断思考。博物馆这类机构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怎样真正为这个地方的人服务?能不能影响更多人的生命轨迹?”采访中,苏州吴文化博物馆馆长陈曾路提到,从2022年开始,他们组织了多位植物学家、艺术家和62位志愿者,采集了105个地点、314棵古树的“身份证编号”树号及树龄,通过文献梳理、实地寻访、口述记录、数字化采集、艺术创作等方式,积累了10000公里以上的田野调查及31篇考察、考证文章等丰富的一手资料。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古时的吴中,文人名士从不吝于在花草植被上挥洒笔墨,使寂静生长的古树名木更具生命力和故事性。书中自有气象万千,殊不知踏入自然的世界,才能切身感受文化带来的魅力。

在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正式推出“树碑立传:吴中古树名木的故事”展览,同步上线“树碑立传”数字地图,将本乡本土长期以来不被关注的“树”的命题讲得生动、有趣。

“走自己的路是很难的事,大博物馆的模式不一定适用于我们中小博物馆,我们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不应该有一个标准答案,多元化会让文博行业变得更有意思。”陈曾路举例,可以关注本地一年四季的农产品作物,节气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一个地方人们的生老病死……这些都可以成为博物馆策展的主题。他认为,“博物”是博物馆的分内之事,讲好本土故事、传递情感价值是打破“千馆一面”同质化困局的好办法。

博物馆是一个地方发展程度的指针。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如何自我造血,让博物馆能够“自转”起来是每个博物馆需要考虑的事情。陈曾路提出,吴文化博物馆要打造“产业友好型”博物馆,发展产业领域的“核心合作伙伴”,探索博物馆成为“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样板间”,布局各类新应用的“场景空间”,通过原创展览输出、特色教育项目开发,跨界融合、线上线下联动等形式输出“大文创”,提升博物馆的社会关联度,为自己开辟越来越大的广阔新天地。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潘政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