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校给学生吃变味的臭肉,导致多名学生身体不适。家长屡次反映问题,学校都不理不睬。家长心急如焚,只能冲进学校“闯”进食堂,找到了整盆臭肉,抓了现行,拍了视频,引发舆论关注,这才有了后续调查和处理。此次事件无疑将校方长久以来存在的食品安全监督缺位、管理失职问题暴露出来。
近年来,校园食品安全问题频频被曝光,从“鼠头鸭脖”到这次的“臭肉”事件,一些共性原因其实是很明显的。比如几乎都涉及食堂对外承包及招标采购程序不规范;校方疏于管理,将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抛在了脑后。此次“臭肉”事件中,学校只需单方面委托,即可直接确定食堂承包商,无须任何机构襄助监督,可谓“一指定”。另外,一家物业公司只要愿意,就可以摇身变为学校食堂经营者,甚至可以随意扩展食品安全许可范围。学校对食堂承包经营企业的关系就是“以包代管”“一包了之”。
如何避免学校食堂“臭肉”事件发生呢?有人说:校长、老师和学生一样在食堂吃,真有问题,他们不会不关注,不会不干预。实际上,为保障校园食品安全,相关部门一再要求,严格落实陪餐制度。此次事件的涉事学校相关负责人就应该和学生在食堂一起吃。毕竟,吃到“臭肉”时,“恶心”也许比“良心”更能起到“食品检测”和维护食品安全的作用。
(漫画 张叶 评论 景洁 王亚楠 策划 殷小平)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孙燕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