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声声慢》声入人心,优秀青年曲艺人才“花开时节”动通城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舞台上,灯光璀璨,青年曲艺人才竞技艺、亮绝活、展风采。10月28日晚,第十三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系列活动“花开时节”优秀青年曲艺人才专场演出在南通海门保利大剧院拉开帷幕。台上表演唱腔悠扬,台下群众目不转睛,掌声与唱词交织不断。

活动由江苏省演艺集团的乐垚贝和中国曲协青年曲艺工作委员会的徐涛联袂主持。青年曲艺才俊带来陕西快板、苏北琴书、苏州评弹、四川清音、相声、独脚戏、评书等百姓喜闻乐见的精彩节目,为观众们送上一场高质量曲艺盛宴。陕西90后曲艺演员纪鸣亮打响开锣戏,他的陕西快板《逛夜市》赢得了观众热烈掌声。纪鸣亮是陕西快板新一代的代表人物,表演风格亦庄亦谐、潇洒清新,25岁的年纪便摘得牡丹奖新人奖。

苏北琴书,是一门极具地方特色的语言艺术,它以其华美的唱腔,诙谐幽默的语言,深得广大群众的喜爱。苏北琴书优秀青年演员戈娟,携搭档高子健、王子怡、张金贵、王润姮,登台献演了苏北琴书《牵红线》。东北相声演员刘骥、冯玉丹随后登台,表演相声《舌尖上的中国》,幽默夸张的语言、惟妙惟肖的表演让全场观众笑声不停。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优秀青年演员陆锦花再次奏响网红曲目苏州评弹《声声慢》,声入人心。独脚戏是上海的传统文化曲艺,来自上海的两位青年演员陈靓、潘前卫带来了一段《快乐直播间》,幽默风趣的语言、巧妙的包袱,逗得观众捧腹大笑。作为年轻一辈的佼佼者,他们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来自江西的优秀青年评书演员、牡丹奖表演奖得主刘阳洋带来评书《最美婚纱照》,该评书根据全国道德模范唐才英的事迹创作而成,生动讲述了唐才英多年来抚养无血缘关系弃婴的爱心故事。牡丹奖新人奖获得者、四川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罗捷人美声甜,她深情演绎四川清音《山水四川》,带领观众们走进充满川音川情、川腔川调的四川故事中。

获第十三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节目奖提名的相声《时代三人行》,由徐涛、郭威、连旭表演,他们以精湛的技艺和默契的配合,把活动推向高潮,现场气氛热烈且温馨。演出临近尾声,中国曲协副主席、江苏省曲艺家协会主席盛小云与其培养的苏州评弹学校的学生们共同带来苏州评弹组唱《明星城》。在地道的吴侬软语、细腻的唱腔中,整场演出落下帷幕,但余音绕梁不断,余味长留心间。

群芳争秀、百花齐放。作为第十三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系列活动之一,“花开时节”优秀青年曲艺人才专场演出为观众呈现了一台具有文化深度的艺术盛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曲艺的繁荣和发展在于赓续,曲艺的希望和未来在于传承。此次演出集中“牡丹绽放”“艺苑撷英”等项目的人才培养成果,展示出曲艺艺术薪火相传、代代延续的勃勃生机。

据悉,该活动由第十三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组委会主办,中国曲协青年曲艺工作委员会、江苏省曲艺家协会、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南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中共南通市海门区委宣传部、南通市海门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南通市海门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南通市海门区融媒体中心协办。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王津 摄影

校对 徐珩

编辑 : 胡妍璐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