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核心区规划图
2022年,国家启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常州坚决贯彻落实,启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常州段建设保护规划和沿江核心区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围绕“春江花月夜”进一步挖掘梳理文化内涵。
常州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总体布局为“一主、四带、四园、四区”。“一主”,即长江文化主轴、山水人文绿轴;“四带”,即滨江生态文明集中展示带、孟河—奔牛江河文化集中展示带、焦溪—舜河水乡风情集中展示带、大运河—老城厢古城风貌集中展示带;“四园”,即江河汇秀·春江潮涌核心展示园、运河古邑·活力城厢核心展示园、舜风舜水·焦点焦溪核心展示园、齐梁故里·中医源脉核心展示园;“四区”,即西太湖—长荡湖功能拓展区、太湖湾功能拓展区、南山—天目湖功能拓展区、茅山—曹山功能拓展区。其中,沿江核心区项目主要聚焦新北区,以“春江花月夜”为核心,“春江八景”为特色,绘就“一馆、一渡、一带、一桥、一岛、一湾、一园、一镇”的文旅体验长卷。
沙汀飞鹭效果图
目前,“春江八景”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打造全程30公里慢步骑行带,将生物多样性观测站点建设、毗陵潮水利文化、沿江民俗风物文化有机融入,打造市民亲江近江的黄金线路。同时加快沿江农文旅融合项目建设,形成万亩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近年来,常州市和新北区坚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沿江1公里范围内低质低效化工企业全部“清零”,沿江复绿达220公顷,长江常州段生态岸线建成比例达80.6%,居全省第一。今年7月,长江常州段高清监控首次记录到了江豚逐浪的画面。长江与城,江豚与人,历经千年依旧同框。
“我是常小豚,来自长江边美丽的德胜岛,我们既是常州历史的见证者,也是长江文明的参与者,更是生态环境的守护者哟!”“常小豚”IP发布现场,一只生动可爱的江豚跨越时空对话,在浪花里摆尾吟诗,成为城市发展与长江文明的情感联结。“常小豚”将长江的历史、文化、生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又见春江花月夜”融入其中。围绕这个IP,新北区将构建乐园、酒店、场馆、产品在内的多元化产业体系,促进文化旅游、休闲娱乐、教育科普融合发展,形成完整的数字文化IP产业链和价值链。
在新北区,常泰长江大桥、常州港展示了“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的格局,长江大保护展示馆、新龙生态林诉说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扬子江上英雄船”和“渡江一号”馆赓续红色文化,滨江毗陵潮水利风景区、春江八景等串珠成链……打造新时代“春江花月夜”生动图景,唱响新时代“长江之歌”。 通讯员 陈丽鹰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马奔
校对 徐珩
编辑 : 胡妍璐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