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台央视记者 郑怡哲:在介绍当前开放程度变化的时候,提到了一个现象:2020—2023年,这三年期间,各个国家出台的全球贸易干预措施数量保持在4700项以上,显著高于2020年之前的水平。那么为什么出现了这样的一个变化趋势?开放,究竟面临着什么样的困难?
“国际地缘冲突扩大”导致世界开放收紧
今年的报告中就有一项创新,首次面向全球受访者推出世界开放形势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国际地缘冲突扩大”是众多受访者中较为公认的理由。另外还有“国家安全概念泛化”“逆全球化、反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霸凌措施增多”。
“数字”“绿色”“服务”等领域表现突出
除了诸多挑战,还应该注意到《报告》当中仍然有一些让人感到欣喜的数据和领域。比如说在“数字经济”“绿色能源”“服务贸易”这些领域的数据有明显的增长。
中国开放实践推动世界更加开放
同时《报告》从改革的视角对中国的开放实践进行总结,比如现在所在的进博会,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为全球提供的一项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国际合作平台。还有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加强多边合作,推动中国和世界走向更加开放,也推动了全球经济治理改革。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这些生动的开放实践案例,已成为中国靓丽的名片。《世界开放报告2024》的发布,将激发对全球开放相关议题更深层次、更广泛的讨论。
推动多边贸易机制 助力开放市场
在“世贸组织三十年与中国:历史与变革”分论坛上,中外嘉宾共同回顾了多边贸易体制三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展望改革前景,为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言献策。
哥伦比亚贸易、工业和旅游部长埃尔南德斯在接受采访时提到,虽然相隔万里,但是中国在多边体制当中推动开放的举措有目共睹。而且从两国逐渐上升的贸易额就能体现这种开放的态度所取得的成果。
推动全球南方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南方的可持续发展与中非合作”分论坛上,与会嘉宾为促进非洲国家自主发展能力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凝聚各方智慧。
在论坛上,埃塞俄比亚前高级部长、总理特别顾问阿卡尔贝教授表示,中国在科技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为非洲国家的发展蹚出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径,也让非洲国家看到了发展的希望。明天,虹桥国际经济论坛还将有9场分论坛密集举行,讨论的议题包括青年发展,银发经济等等话题。
编辑 : 胡妍璐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