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先生发现手机定位更新后,买机票飞往北京
凌晨6点,唐先生搭乘飞机,上午10点便抵达北京怀柔区预订的酒店。他发现手机定位一整夜都没有更新,且与酒店的距离仅200米。可当他刚踏入酒店,手机定位便开始更新,于是他立刻冲出去追赶。“起初,手机定位显示在商业街上有三个点,我看到有三个外卖员,便假装和他们闲聊,询问他们下班时间和工作情况,但结果证明他们并非我要找的人。”唐先生解释,苹果手机的实时定位存在大约三分钟的延迟,定位很快又更新了,他继续追赶,但速度始终跟不上。
唐先生到达北京机场
无奈之下,唐先生选择报警求助。“很快,民警就赶到了现场,让我坐上警车一起追踪,但一直追到该派出所辖区外也没有追上,手机的位置始终在更新。”唐先生回忆,他下警车后又打了一辆出租车,请司机帮忙追踪,最终到达一个快递点。唐先生认为还是寻求警方帮助更为稳妥,于是再次报警。“一位民警陪我进入网点,通过负责人找到刚才在商业街收快递的小哥,小哥称他那里有两个手机快递件。”唐先生分别拿着两个快递件移动,最终确定其中一个。他打开一看,手机处于开机状态,但SIM卡已经不见了。
唐先生在快递站找到手机
由于隐私原因,唐先生无法查看收件人和发件人的详细信息,但民警联系了双方。唐先生了解到,“发件人是一名女性,她将手机快递到一家手机维修店,希望进行刷机。因为手机店不会刷机,也不会解锁,所以又将手机快递给该女士。民警联系该女士,她告诉民警,手机是捡来的。但当民警追问她为何捡到手机不上交派出所,而是寄到手机店刷机时,她挂断电话。”唐先生认为,手机店主可能是一位好心人,“他可能知道手机是捡来的,不但没有解锁刷机,而且开机后一直没有关机,这样机主就能看到定位。”
手机找到了,但费用谁来承担?
法律与幸运交织的寻回之路
找手机的过程颇为曲折,唐先生全程进行了录制,并将视频发布到短视频平台。众多网友对事件的最终结局充满好奇:唐先生千里迢迢寻找手机的费用该由谁来承担呢?同时,也有网友对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提出疑问:捡到手机不上交而是拿去刷机,这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唐先生向记者透露,由于视频发布时他掌握的信息有限,当时误以为手机是被第二名乘客拿走的,而且第二名乘客和快递收件人都是女性,这让他一度以为是同一人,但事实并非如此。
随后,记者联系首接警的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来广营派出所,民警证实此事的真实性,并透露:“经过调查,我们发现捡到手机的人和第二名乘客并非同一人,她们的口音、身份以及家庭地址信息都不相符。手机很可能并非遗落在网约车上,至于具体丢失在哪里,还存在多种可能性。由于手机并非乘客在网约车上拿走的,因此不构成案件。我们已经告知报警人,他可以通过民事诉讼来主张自己的损失。”
因该事件不涉嫌刑事案件,民警建议唐先生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然后通过法院或律师来派出所调取拾得人的身份信息。唐先生透露,他从上海飞往北京的机票费用为500多元,回程则选择了火车,总费用超过1000元。对于后续是否会选择起诉,唐先生表示:“过程太麻烦,而且耗时较长,我还是决定不起诉。”此外,还有网友私信唐先生,希望能帮忙寻找丢失的手机。对此,唐先生坦言:“其实找回手机的过程充满偶然性,只要有一个环节出错,手机就可能无法找回。所以,这真的很难。”
对于网友关心的该事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知名刑事辩护律师、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刷机行为本身改变了手机原有的信息,使得手机无法被失主轻易找回。拾得人在主观上存在非法占有的目的,明知是他人的财物而故意占有,这是一种民事侵权行为,遗失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来主张自己的损失。另外,捡到财物拒不归还的行为还可能涉嫌侵占罪,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建议拾得人在捡到财物后及时联系失主或交至有关部门处理。如果无法联系到失主,可以将手机交给警方或相关机构进行保管和寻找失主。
紫牛新闻记者|陈勇
编辑|万惠娟
剪辑|万惠娟
主编|陈迪晨
图片和视频素材:受访者提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紫牛新闻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大成(南京)律师事务所唐迎鸾律师
编辑 : 万惠娟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