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中,师生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粮作所展厅、国家作物种质库和科普基地,了解粮作所的历史传承、科研平台以及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的现状,从图片、视频、农耕用具中学习粮食种质的历史、文化、营养以及品种、技术。在粮食作物展厅内,王才林研究员以《踏实做人、诚实做事》为题,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让同学们了解“种子”背后的“大课题、大战略、大使命”,他提出,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振兴是保障粮食安全“国之大者”的重要支撑,江苏是我国水稻主产省之一,年种植面积3300万亩左右,总产1985万吨,位居我国水稻主产省第一位,在我国粮食安全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这些年来,虽然我们的“米袋子”相对充足,但在科技水平、产业发展以及管理服务能力等方面,还存在品种创新力与高质量种源需求不相适应、供种保障力与高水平种源自主可控以及与建设种业强国目标不相适应等短板。
实践出真知,汗水铸成长。历经这段充实的实境课堂,大学生们感慨万千。“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饱受科学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养分,深受广阔舞台与时代使命的感召,也应跻身一线,在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走得更加坚定,走得更加出彩。”粮食人团队负责人程钰淇感慨。
最后,王才林研究员勉励青年学子,感悟虚心学习、踏实做事、诚实做人这三个词的重要意义,并向同学们提出期望,要以“种子之力”传承科学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奋斗和奉献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据悉,王才林研究员培育的南粳系列优良食味粳稻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亿亩,其中南粳9108连续8年超过500万亩,2022年超过700万亩,成为江苏省推广面积最大的常规水稻品种。王才林研究员是在江苏省农科院成长起来的著名水稻育种专家。他40多年如一日,致力于优质稻米品种研究,成功选育出南粳系列优质食味水稻品种,为推动稻米品质革命作出重要贡献。
通讯员 程钰淇 李超雅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校对 陶善工
编辑 : 朱亚萍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