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南站位于苏州市吴江区汾湖高新区黎里镇,是沪苏湖高铁与南通至宁波高铁的“十”字交汇共用枢纽站。站房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站场规模为4台12线。苏州南站顺应站场条件,采用全国特有的“线下式+线侧式+高架式”相结合的候车方式,沪苏湖高铁场旅客进出站采用“上进下出”流线模式,南通至宁波高铁场旅客进出站采用“下进下出”流线模式;车站设计旅客最高聚集人数3000人。
依托周边水网密布的地理区位,苏州南站站房采用高低错落、起伏有致的不规则形态,联结形成独具江南特色的“六边形”枢纽综合体,是目前国内站房建筑结构形式最多、最复杂的站房之一,也是全国首座“六边形”枢纽综合体。
上午8点半,苏州南站已是热闹十足,许多市民朋友结伴前来参观。得知车票发售时间后,市民黄女士特地定好闹钟,准点抢下26日中午11时55分开往上海虹桥站的车票。随着沪苏湖高铁的正式运行,吴江区高铁里程也将实现“零”的突破。
“苏州南站太漂亮了!”吴江区黎里镇的一名退休工人告诉记者,自己和老兄弟一大早就相约坐公交车前来车站第一时间见证历史,“对我们老年人来说,无论是去湖州还是上海都太方便了,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坐完公交车,再换上高铁,一路舒畅!”
沪苏湖高铁的开通让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法务总监郭建国非常激动。“以前我们从汾湖,不管是去上海还是苏州,或者浙江,如果是公共交通,都至少要转两趟。现在直接高铁,大大缩短了出行时间。”他告诉记者,12月7日,他用跑步的方式从汾湖大渠荡到苏州南站,一睹了苏州南站的风采。“作为一名跑步爱好者,我经常性的需要去其他城市参加马拉松赛事。以前我去上海一般都是开车到东方绿舟,然后再乘地铁到上海虹桥站,一般需要将近2个小时;现在高铁开通了从苏州南站乘车,不到半小时就可以到达。”他表示,沪苏湖高铁的开通优化了区域交通网络,为苏州及吴江地区居民提供了更加舒适、便捷的出行环境。
苏州市铁路与航空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王睿表示,沪苏湖高铁的正式通车运行,标志着苏州吴江区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实现了铁路里程“零”的突破,也标志着苏州市“丰”字形的国铁网最南面的一横完美的绘就。
9点57分,首趟复兴号列车从苏州南站发出,驰骋在长三角。“苏州南站,我们来啦!”“沪苏湖,好舒服!”车厢内,首批体验的旅客们兴奋地拍照、打卡,欣赏着沿途窗外的风景,发朋友圈分享着首车体验感受。不到一盏茶的时间,10点22分,列车就抵达上海虹桥站。“太方便了,20多分钟就可以到上海,这趟家门口的高铁期盼了好久。”吴江市民刘丽笑着说道。
苏州南站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门户枢纽,也是示范区内唯一两条高铁、两条轨交的四线汇聚枢纽站。项目建成后,将填补苏州南部与周边城市没有高铁联系的空白,成为苏州南部门户,极大提升苏州南部交通可达性,对于打开城市格局、便捷市民出行、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有着重要意义。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顾秋萍 文/视频
校对 徐珩
编辑 : 郭凤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