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视频】这个肿瘤,喜欢长在手上!|诊室病例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太感谢医生了!没想到我的这个包块竟然是个肿瘤!”30岁的王女士右手腕部包块已经2年了,因为生长缓慢、只是偶有疼痛,以为是腱鞘囊肿,一直没有在意。但近日,因肿块变大、疼痛加剧并伴有手麻的症状,王女士便来到了南京同仁医院就诊,经首诊医生仔细问询后建议核磁共振检查,结果考虑为腱鞘巨细胞瘤。

“患者来就诊时,在其手腕处已经看到有一个较为明显的肿块。一般这个位置常见的都是腱鞘囊肿,但患者已经出现手部麻木、按压疼痛感明显,代表已经压迫神经,不得不进行处理。“骨科主任周利武回忆说,当时核磁共振检查肿瘤已接近鸽子蛋大小,且内部非液体,排除了腱鞘囊肿的可能,初步考虑为腱鞘巨细胞瘤。

手术时,周利武主任对肿块进行了完整游离切除,以免复发。同时还对侵蚀的周围组织进行了清除,修复了被压迫的伸肌腱以恢复关节功能。腱鞘巨细胞瘤大部分为良性肿瘤,也有恶性的可能,但较为罕见。王女士术后的病理结果显示为良性,这让她一直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周利武主任介绍,腱鞘巨细胞瘤是手部第二常见的肿瘤疾患,好发于30—50岁青壮年,女性略多于男性。目前病因不明,可能与外伤、炎症、基因、胆固醇代谢紊乱有关。腱鞘巨细胞瘤为良性肿瘤,外科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但该肿瘤细胞生长活跃,容易复发。据文献报道,该病复发率在5%— 50%之间。

腱鞘巨细胞瘤又称纤维黄色瘤、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肌腱滑膜炎等,多发生于手指、手腕等部位腱鞘,症状表现为缓慢生长的无痛性结节,平均直径1-3厘米,质地坚硬,部分患者肿瘤变大后可侵蚀邻近骨骼、关节、肌腱、血管神经等组织,会影响肢体活动。周利武主任提醒,由于腱鞘巨细胞瘤在手部发病率较高,当手部出现无痛性肿块,单个或多个,呈豆粒样或结节状隆起,大小不等,触之较硬,无明显压痛等异常情况,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由专业医师进行明确的诊断。

通讯员 张水心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许倩倩


校对 王菲

编辑 : 郭凤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