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景定建康志·卷十六·铺驿》载:“金陵驿,亦名蛇盘驿,在(彼时)上元县长乐乡蛇盘市。俗称‘佘婆’,音之讹也。淳熙十二年,留守钱公良臣建。”《建康续志》亦载,“建康城之东北二十里有佘婆岗市,疑即此,因谐音也。”清代以降,蛇盘按方位分东蛇盘、中蛇盘、西蛇盘三个自然村。古有驿道经此,设驿站,名金陵驿,又名佘婆驿、蛇盘驿。蛇盘之蛇并不多见,更无史志记载有巨蛇出没盘踞此地,但蛇盘之名却因金陵驿(蛇盘驿)而播名。
金陵驿建于南宋淳熙十二年(1185年),距今约840年,为时任建康(今南京市)留守钱良臣所营建(抑或重建)。此驿为彼时南宋建康府治下的27驿之一。所谓“驿”,即驿站简称。是古代地方官衙为传递公文人员或往来官员暂住、换马提供的宿旅之所。也沿用于地名。对入驻人员的身份、等级有一定的要求,一般商贾、行人只能选择客栈或旅店投宿,或借助沿途庄户人家过夜,甚至露宿荒野。
在政治家、文学家,曾任北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王安石(有《题金陵驿》)、抗金名臣李纲(有《金陵驿》)等人留下的题咏或诗作的字里行间,也印证了金陵驿作为由南下北上候渡长江重要旅宿之处的昔日存在。元至正《金陵新志》、明万历《上元县志》、清同治《上江志》、当代《南京市栖霞区地名志》均有确凿记载。
靖康二年(1127),中原大地兵燹四起。金兵攻陷汴京,俘虏了徽、钦二帝,结束了北宋167年的统治历史。继后金兵南下,金陵(时为江宁)地区一度还成了宋、金守攻的前线。南宋诗人曾极北游金陵时尝作《金陵百咏》,借咏怀古迹以感慨南宋时事,词旨悲壮。曾极作七绝《蛇盘驿(即金陵驿)》云:“枳篱华屋半雕残,列肆屠羊客卸鞍。霸气销沉形影歇,龙盘何事作蛇盘。”
曾极,生卒年代失考,因其与南宋理学家朱熹友善,受到朱熹的推崇与提携。据此可以推断曾极大约为南宋初期人。其时,坐落在以枳木为篱的蛇盘驿,曾经的华屋也已破败凋残。诗人借题发挥而又设问自答,曾极诗中给出了隐喻:金陵本来是虎踞龙盘之处,曾经的龙盘怎么却又蜕变成了蛇盘?宋王朝早先的霸气早已销沉形影歇。所谓“盘”,就是回绕和屈曲之意。诸葛亮“龙盘”之谓,寓三国时东吴蓄势待发之意。与此相反,在曾极心目中彼时南宋朝廷倒像是委顿之“蛇”,并无奋发腾起之态,只好蜷缩在东南一隅卑微地得过且过。此刻“蛇盘驿”周遭亦是茶馆酒肆,成了众贩夫屠羊者麇集之地,真切地描画出了南宋治下的市井坊间芸芸众生之相。朝廷上下卑微苟且如蛇盘之状,成了南宋王朝偷安心态的形象写照。
彼时在建康辖域中的蛇盘,并无独特的名胜古迹,“蛇盘”地名也无多少风雅之意。但因文天祥诗作《金陵驿》遂使金陵驿遐迩闻名。因此金陵驿旧址——蛇盘(佘婆)地名才得以载入景定、至正、万历、同治等年间的金陵地方志。
1279年,文天祥时年43岁。时值深秋,南宋政权甫亡、文天祥自广东被俘已半年有余,建康城(南京)亦被元军攻破四年之久。文天祥被解送元朝大都(今北京)途中,因故羁留金陵驿两月有余,他在此驿中写成和留存的诗作约20余首。其中,以七律《金陵驿》最为有名。这些诗作的历史意义和艺术成就,在中国诗歌文学史上占有极高的地位。
《七律·金陵驿》其一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七律·金陵驿》其二
万里金瓯失壮图,衮衣颠倒落泥涂。
空流杜宇声中血,半脱骊龙颔下须。
老去秋风吹我恶,梦回寒月照人孤。
千年成败俱尘土,消得人间说丈夫。
时过境迁,金陵驿早已毁之不存,但蛇盘老地名犹在。2014年,栖霞区设立金陵驿社区居民委员会,援境内曾有的老地名“金陵驿”而得名;区域面积约0.5平方千米。
1991年,根据原中共江苏省委顾问委员会主任、中共南京市委原书记柳林倡议,由南京市文管会在原金陵驿旧址兴建文天祥诗碑亭,旨在纪念这位宋末元初坚贞不屈的民族英雄,对民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
落成后的文天祥诗碑亭,亭名由柳林亲笔题写。亭中所立诗碑正面镌有文天祥像,背面刻有文天祥《七律·金陵驿(一)》全文,由军旅书法家凌文铨书写。朝东亭柱两侧还刻有文天祥七律《过零丁洋》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计十四字。
张双全
校对 王菲
编辑 : 胡妍璐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