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文旅助阵增添“非遗年味”,扬州大运河博物馆迎来八方游客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扬子晚报网2月1日讯(通讯员 赵红伟 夏成胜 记者 陈咏)1月31日,农历大年初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赶到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沉浸式欣赏体验扬州剪纸、雕版印刷、真州金画、扬州茶俗、绿杨春茶、仙女庙蛤蟆酥制作等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当日,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水韵江苏 精彩非遗”展示季活动在大运河博物馆七号非遗展厅启幕。

目不转睛

据介绍,江苏非遗资源丰富,截至目前,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1项,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62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166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895项、县(市、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416项,形成门类齐全、科学合理的四级名录体系。相关负责人表示,“非遗热”与“文博热”在首个非遗春节持续升温,为市民、游客送上新年祝福的同时,也为春节增添了浓浓的“非遗年味”。

精致作品

沉浸式体验

记者了解到,为充分展现江苏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果,展示季期间,省文旅厅遴选邀请600余个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进行集中展示展演。根据非遗项目分类情况,将展厅划分为展示区、展演区、体验区和多媒体播放区。其中,展示区主要围绕传统技艺、传统美术类非遗代表性项目设置展位;展演区开展传统戏剧、传统音乐、传统舞蹈、曲艺等类别非遗代表性项目现场表演及场景化展示;体验区开设非遗小课堂,由传统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轮流进行现场教学;多媒体播放区则滚动播放民俗、民间文学类非遗代表性项目相关视频和介绍。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潘政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