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孩子们的快乐溢出屏外!高效落实课间15分钟,南京学校动足了脑筋——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新学期,根据江苏省教育厅统一部署,全省义务教育学校落实“2·15专项行动”: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课间活动时间从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这一政策落实得如何?是否会影响学生的用餐和午休时间?开学首日,记者探访南京部分学校,一探究竟。

多出来的5分钟从哪来?

精打细算,南京学校各有奇招——

实施课间15分钟以后,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是:这多出来的5分钟从哪挤出来?会不会耽误孩子吃饭和午休?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德育处主任张坤给出了解答:“目前南京市教研室拟定了新学期义务教育学校作息时间表供各区各学校参考。以游小的新课表为例,原本4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现在调整为30分钟,加上眼保健操算在课间里,刚好省出15分钟,这样一来,上午的课间活动时间就有了,而且每节课的教学时长并没有压缩。”按照新的课表,上午8:20上课,四节课后12点吃饭,下午1:30上课,各年级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和之前基本一致 。

南京江北新区高新实小副校长陈静介绍,为了响应省教育厅“2·15”专项行动的要求,学校的课间延长到了15分钟。为了不影响孩子们中午吃饭,上午第四节课压缩了5分钟,由原来的40分钟压缩为35分钟。这样孩子们11点55分就可以下课,12点就餐。总体来说,孩子们午饭时间比过去推迟了5分钟。下午1:30上课,确保了学生午餐和午休时间不少于一个半小时。此外,下午学校还增加了大课间时间,大课间活动包含了眼保健操时间、阳光体育活动、再休息,一共45分钟。这样一来,下午放学时间会稍有延迟。最后的课后服务结束时间是下午5点50分。当然,家长可以根据自家的情况选择参加或不参加课后服务,也可以选择参加课后服务的时间段。

南师大附小铁北新城分校副校长李雷介绍,结合全市给各区、各校的指导意见,学校对学生原有在校时间进行了优化和整合。早上8:20到校,中午12:00放学。取消了以往8:20—8:30课前准备(早自习)的时间。本校学生午饭时间没有变化,之前就是12:00放学吃午饭,同时也能保证学生午饭加午休有一个半小时的休息时间。下午1:20午休结束后,有10分钟体育活动加5分钟眼操时间,下午安排两节课以及一节40分钟的体育大课堂。而课后延时服务根据不同学生情况分为“作业吧”“潜能活动园(社团)”“爱心守护站”等,个别学生会因为家长时间原因较晚离开,但最迟不会超过18:00离校。学生整体放学时间没有推迟。

如何高效利用课间15分钟?

学校纷纷创编课间游戏

为了高效利用课间15分钟,南师大附小铁北新城分校进行了课间游戏的创新。早在上学期,在德育部门、体育老师等引导下,该校学生就自主创编了10个课间小游戏,如“单脚跳、双脚落”等协调性的跳跃练习,并做成卡通数字地贴贴在地上,通过小游戏让学生在课间放松调节。目前学生自主创编小游戏2.0也已经完成,本学期会进行物化落地。

同样进行课间游戏创编的还有南京外国语学校方山分校小学部。小学部校长陈礼斌告诉记者,上学期开始,小学部就推出“我的游戏我做主”创意实践,将课间主导权交还学生。孩子们化身“游戏设计师”,自主设计安全、有趣的课间活动方案:从“诗词跳房子”到“数学迷宫赛”,从“彩虹绳梯挑战”到“协作投掷赛”,近百个创意游戏经班级投票、安全评估后入选“校园游戏库”。新的学期,学校同步优化大课间内容:上午以传统广播体操夯实体能基础,下午融入韵律操、体适能闯关等趣味项目,通过攀爬架、平衡木等器械训练,提升学生身体协调性与反应力。目前,课间活动参与率达98%,学生自发制定“游戏公约”,校园奔跑冲撞现象减少。

实地探访,

课间15分钟孩子们的快乐溢出屏外

斗鸡、套圈、石头剪刀布、跟着地面的游戏图谱跳跃……在南京江北新区高新实小,课间15分钟,同学们纷纷走出教室在走廊上,操场上,三五成群地玩起了游戏。欢快的笑声在校园里回荡,童年的快乐溢出了屏外。

校长徐雪晶介绍,早在2016年,学校就设计了“五彩课间”游戏课程,分别是“缤纷橙子”“多彩藤蔓”“花式芭乐”“炫目菠萝”“对碰核桃”,对应的有球类游戏、绳类游戏、集体游戏、圈类游戏和益智游戏。实施课间15分钟之后,学校的“五彩课间”游戏课程正好可以升级为2.0版本。

正值开学后的首次课间活动,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孩子们热情高涨。一年级的小朋友们头戴可爱的桃花发箍,玩起了“桃花朵朵开”的游戏。五年级的同学们在班主任的带领下,玩起了“旋转呼啦圈”,还有同学踩着高跷“采蘑菇”、兴致勃勃地跳格子、活力满满地打羽毛球。一位脸颊红扑扑的女生兴奋地说:“我超喜欢这个游戏,现在身上热热的,非常暖和!”


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党总支书记万代红介绍,学校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假期里就进行了研究。为了让课间微运动更好地开展起来,学校围绕三个字下功夫。“第一个是‘走’,让孩子课间从教室走出来;第二个是‘动’,寒假期间,我们让孩子们自己设计游戏,让所有孩子自己动起来;第三个是‘效’,也就是要做到有效。”

家长反馈:

孩子可以更好地释放天性

“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太好了!孩子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远眺、游戏和运动了!”家有六年级毕业生的万女士告诉记者,看到老师发来的作息表后她第一时间就跟孩子分享了这个消息,“孩子也很开心,已经开始和小伙伴计划在课间玩什么了。”

“我更在乎学校能不能组织好这15分钟的时间。”谈及自己最为关心的问题,李女士表达了自己的困惑,“我家孩子属于课间不怎么动的那一类。不知道学校会组织哪些活动,让更多的孩子走出教室。”她希望学校多组织跳绳,立定跳远,踢毽子等活动,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多开展孩子们喜爱的活动。

孩子精力是否跟得上是王女士最关心的问题,“孩子运动的时间变长了,消耗变大了,是否会配套课间餐,午餐孩子能否吃得饱也很关键。”

见习记者 周欣 顾茜敏 夏诗怡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李晨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潘政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