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市集闹元宵 华裳少年启新程 丹阳华校5000余名师生共舞“千年等一回”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wholeTimeFilter(detailData.happen_time)}} {{numFilter(detailData.review_count)}}次阅读
{{numFilter(detailData.review_count)}}次阅读
扬子晚报网2月15日讯(通讯员 景虹霞 记者 万凌云)春寒料峭,却挡不住华裳生辉。2月13日,丹阳市华南实验初级中学(简称“丹阳华校”)的校园仿佛变身千年不夜城,一场以 “花灯闹元宵 华裳赴集市” 为主题的非遗贸易节,在阵阵锣鼓声中热闹开场。全校师生身着传统服饰,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就此拉开新春华校“山水教育”的精彩篇章。
该校吴云校长介绍,从首任校长张锁荣开始,学校就确立了“山水教育”办学理念,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思想,引领教育实践。其间,打通“教育生态”和“教育质量”之间的转化路径,规范办学、创新举措、自主管理、个性发展,坚持培育“礼智行善和美”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在丹阳教育的沃土上开出绚丽的花朵。
13日的开市仪式上,七年级的学子们率先闪亮登场。身着汉服的少年们手持花灯,步态轻盈,那流云般的广袖间,尽显华夏礼仪的独特魅力。紧接着,吴云校长率校长室成员敲响迎春锣鼓,而后领诵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翩翩少年入场来
其后,随着“千年等一回”的熟悉旋律响起,吴云和校长室领衔,5000余名师生一同激情舞蹈《千年等一回》。流畅的旋律,整齐的舞姿,昂扬的风采.....传统与现代交融的韵律,在操场上空久久回荡。
校长吴云领舞
非遗市集各个分区,巧妙地融入教育智慧。七年级的“华裳市集”里,剪纸书签、糖画生肖等手工艺品在孩子们稚嫩的指尖灵动流转,小掌柜们操着方言大声吆喝,热情招揽生意。八年级的“雅韵长廊”中,灯谜擂台充满智慧的较量,舞蹈快闪活力四射,教师投票更让舞蹈充满师生情意。九年级的“福乐游园”区,投壶套圈的游戏让欢笑声此起彼伏,巨型“福满乾坤”展板前,少年们身姿矫健,留下美好的瞬间。
入场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特别设计的“元宵铜钱”流通系统,让学生们在传统交易过程中,逐渐培养起财商意识与生活智慧。
开市
“这个‘福’字得贴在乾位,这样才更应景。”九年级的张同学在参与“转圈接福”游戏后,正认真研究着展板的方位。与此同时,食堂里飘来阵阵汤圆的香甜气息,同学们纷纷用积攒的铜钱兑换节日美食,享受着劳动收获带来的甜蜜滋味。
起舞
活动总策划介绍,本次贸易节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深度融合,借助场景化学习的方式,形成“文化认知—实践应用—价值内化”的闭环,实现五育融合。家长志愿者王女士不禁感慨:“看着孩子们在传统游戏中领悟处世智慧,从非遗技艺里触摸文化根脉,这必将是孩子们一生难忘的经历。”
入场
随着暮色渐浓,一盏盏花灯依次点亮,柔和的灯光映照在少年们洋溢着自信的笑脸上。这场穿越千年的“元宵之约”,不仅传承了非遗技艺,更让学生在躬身实践中完成文化基因的传承与创新。在新时代华校学子的心中,播下了文化自觉的种子。
猜谜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严静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