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时尚相结合,吸引众多市民重温打卡
开明大戏院建于1928年,最初名为“东吴乾坤大戏院”,建筑外观融合了西方罗马建筑风格,内部装饰也十分讲究。戏院早期主要是京剧演出的场所,1930年成为苏州首家有声电影院。1933年,梅兰芳、马连良等一代大师在大戏院进行义演,为苏州筹募公益经费。开明大戏院的名称也是由梅兰芳提议,几经洗礼,最终保留下来并沿用至今。
重新开业当天,记者在现场看到,开明大戏院在保留原有建筑风格和文化基因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时尚元素。大戏院内外焕然一新,增设了很多包含戏曲元素的插画展板,整体风格优雅庄重。“今天来现场,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装修风格让我感觉非常震撼,同时体现出苏州本地特色,周边的配套设施非常齐全,”一位市民向记者展示手中的戏票:“我今天来看熊明霞主演的京剧《红娘》”。一位正在拍照的市民表示,和舅舅舅妈一起来的,想看京剧,下午还有一场评弹也很感兴趣,“从小就到开明大戏院来看戏,这是当时苏州最大的电影剧场。”
步入大剧场,可以看到格局布置没有太大的变化,但观众席座位和舞台进行了升级,舒适感和观演体验将得到全面提升。等待观演的黄女士对记者说:“我妈妈在家里经常播放这一段戏曲,今天特地带女儿来感受一下国粹的魅力。”一位从无锡赶来观影的市民饶有兴致地分享了自己与开明大戏院的故事:“其实我是老苏州人,从小就住在这旁边,所以很熟悉,七八岁的时候非常喜欢跑到戏院里面去玩。”
承载历史记忆,打造古城文化新地标
如今,重装后的开明大戏院集观演、娱乐、餐饮、文创于一体,成为苏城一处崭新的文化地标。戏院内部新增了展览区域,升级了4个剧场。剧场方面,一楼的大剧场以演出季模式为主,主打戏曲名家名剧名团的展演;一楼的魔术微剧场主要以超近景互动魔术表演为主;二楼的沁兰剧场将打造一台环境式驻演戏曲、三楼的多功能剧场以小型滑稽戏、脱口秀、相声等周期性演出为主,常换常新。
据悉,首批放映电影包括《顾家姆妈》、苏剧电影《国鼎魂》、京剧电影《霸王别姬》、昆曲电影《十五贯》、越剧电影《白蛇传》、黄梅戏电影《东坡》等。魔术、喜剧、相声、脱口秀等演出轮番登场,讲座、公开课、非遗体验等丰富活动密集来袭。2--3月共计将推出超200场演出和活动,发放惠民演出票 1500 张。
西餐厅是当年“爱情圣地”,“记忆中的味道”回来了
让不少老苏州欣喜不已的是,作为苏州首家西餐厅,承载着无数人浪漫回忆的开明西餐厅也重磅回归。临近中午,记者来到餐厅看到,店内布置以典雅的绿色为主,呈现出古朴的氛围,前来就餐的顾客络绎不绝。“目前午餐餐位已经订满了,”店员介绍说,开业当天,餐厅推出了多个特色套餐和经典菜品,基本上都是老苏州“记忆中的味道”。
“近百年来,开明大戏院不仅承载了苏州城市发展的历史记忆,更见证了无数艺术经典的诞生与传承。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盖叫天等都曾在这里登台演出。它也是市民心中不可磨灭的文化符号,是苏州艺术精神的象征,”开业仪式上,苏州文化投资发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陈龙说道。
实习生 俞章杰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周晓青
校对 王菲
编辑 : 朱亚萍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