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3年10万公里还是8年16万公里?20%还是30%?纯电奥迪Q4电池衰减质保让消费者“雾里看花”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口头询问销售人员,得到的反馈是电池衰减质保标准为“8年或16万公里电池衰减量不高于20%”,可另一名销售人员却称是“8年或16万公里电池衰减量不高于30%”,这还不够荒唐,曲先生查看车辆质保手册后发现,上面写的居然是“3年或10万公里电池衰减量不高于20%”。

“原本就是觉得奥迪是大品牌,值得信任,这才买了这辆纯电奥迪Q4,没想到两年不到,也就29000多公里,在4S店检测电池衰减量已达8.6%。”南京市民曲先生告诉记者,如果按照质保手册上的标准,3年之后,电池衰减超出20%,厂家不予负责,自行更换汽车电池费用至少在10万元上下,让他觉得难以承受。

车主:纯电奥迪Q4电池衰减质保期远落后同行

曲先生前不久拨打了扬子晚报96096读者热线,投诉说自己2023年3月在南京中升恒岳汽车花了27万元多,购入一辆纯电奥迪Q4,车辆保养时经检测电池衰减过快。“原本就是觉得奥迪是大品牌,值得信任,这才买了这辆纯电奥迪Q4,没想到两年不到,也就29000多公里,在4S店检测电池衰减量已达8.6%。”曲先生称,他查看车辆质保手册后发现,上面写的居然是“3年或10万公里电池衰减量不高于20%”。

“如果按照质保手册上的标准,3年之后,电池衰减超出20%,厂家不予负责,自行更换汽车电池费用至少在10万元上下,我觉得难以承受。”曲先生告诉记者,奥迪明明是豪华品牌,可对电池衰减的质保却落后同行一大截。“我身边的比亚迪、智己、蔚来、特斯拉车主给我看了他们的质保书,关于电池容量衰减限制质保,像比亚迪海鸥明确为8年15万公里(动力电池包修期)电池衰减量不高于30%、智己LS6明确为8年24万公里电池衰减量不高于30%、蔚来ET5明确为8年12万公里电池衰减量不高于20%、在特斯拉网站上,Model 3后轮驱动版和Model Y后轮驱动版明确为8年16万公里电池衰减量不高于30%。” 曲先生一边气愤地说,一边向记者出示了身边朋友提供的质保书。

暗访:3年10万公里还是8年16万公里?20%还是30%?

“可能有人会问我,当初买车时怎么不好好看看质保手册?其实,当时我问过销售员,得到的答案和质保手册上不一样。”曲先生称,买车前4S店销售员承诺是质保8年或16万公里电池衰减量标准,自己一听跟市面上大多数品牌一致,就没有怀疑了。

曲先生承认,他现在拿不出当时购车时销售员的承诺凭证,并且在提车时未对质保时间进行核实。不过,他在今年2月份,又一次进南京中升恒岳汽车店时,留存了当天销售人员关于“奥迪电池衰减质保标准”的录音凭证。录音中,销售人员说,奥迪电车的电池衰减质保标准为“8年或16万公里电池衰减量不高于20%”,不过,随后又有一位销售员改口“8年或16万公里电池衰减量不高于30%”。

曲先生推断,门店之所以这么宣传,可能是因为销售人员也意识到,奥迪厂家对电池衰减的质保期远远低于同行,为了好卖车才虚假承诺用户。

目前,为了保障后续用车权益,曲先生向奥迪品牌提出了电池衰减质保延时至“8年16万公里”或折价退车的诉求。

奥迪:符合三包要求,超过3年后电池的衰减问题没有质保

随后,记者联系了奥迪汽车销售公司总部,厂家当即出示了一份《关于用户曲XX反馈材料》的投诉反馈书。

针对客户更换电池的诉求,奥迪在反馈材料中回复车主:高压蓄电池衰减8.6%,符合厂家三包凭证中的要求,暂未发现其他质量问题,高压蓄电池肯定是更换不了的;建议车辆继续行驶半年或10000KM后再次采集数据计算电池衰减量。厂家还在反馈材料确认:“超过3年后电池的衰减问题就没有质保了”和“第4年起至第8年,除了电池的衰减以外的内容,如有质量问题继续享受8年16W公里的奥迪质保”。

曲先生对此显然是不认可,“奥迪说符合三包凭证规定3年10W公里的衰减标准,可是我在网上看到的并不是这个标准。”曲先生在网上搜索发现,根据工信部2016年发布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新能源汽车(含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的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核心部件,生产企业需提供不低于8年或12万公里的质保(以先到者为准)。另外,质保期内电池性能出现衰减不得超过20%。

“从管理规定可以看到,8年或16万公里电池衰减量不高于20%才是最起码的标准,可到了奥迪这边,却成了3年或10万公里,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曲先生称。对于曲先生的这一疑问,记者也联系了奥迪汽车销售公司总部,不过发稿前并未得到回复。

记者在网上搜索后发现,同样是纯电奥迪Q4,曾有外地车主在购车时就发现了这一问题,最终当地的奥迪4S店出具了一份证明,将原本3年或10万公里的质保期,改成了8年或16万公里电池衰减量不高于30%。

专家:别大意了,电车购买前尤其关注质保条款

随着电车电池衰减问题的集中爆发,越来越多品牌理解了客户的担忧,不断优化电池质保政策,以保障车主的权益,这也成为当前“电池质保普遍宽松政策”的大背景,相形之下,奥迪车主出现了巨大的心里落差。

记者采访了一位汽车服务企业新能源技术专家,他表示,奥迪对电池衰减质保限定在3年或10万公里电池衰减量不高于20%,和主流“提供更长期限或终身质保”车企做法拉开了差距。他提醒电车购买者,自费换电池费用高昂,约整车价的30%-50%,购车前要尤其仔细阅读质保条款,重点关注衰减限值、检测方式及限制条件,必要时通过合同明确权益。此外,一些汽车品牌在推出优厚的售后质保权益时,也给这些权益的生效设置了较为苛刻的前提条件。比如,只能限定为首任车主,二手车就不行,或者给出了使用场景限制,比如非营运车辆、年行驶里程上限、需在官方渠道保养等前提,这些都需要在购车前了解清楚。

律师:复杂的质保政策应向消费者进行详尽解释

对此,江苏同大律师事务所李小亮律师认为,如果消费者持有销售人员虚假陈述、夸大宣传的相关录音,虽然不是购车时的直接证据,但是,可能会让人相信其陈述的真实性,会对后期的维权起到帮助。

“作为汽车销售人员,必须准确了解并向消费者传达车辆的各项质保条款等重要信息,不能为了销售而夸大或虚假宣传。”李小亮认为,对于复杂的质保政策,要向消费者进行详细、清晰地解释,确保消费者理解。对于涉及车辆质保等重要的承诺和信息,应尽量以书面形式在合同或相关文件中明确,避免口头承诺带来的纠纷。汽车厂商和经销商应加强对销售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其具备专业的产品知识和法律意识,同时建立相应的监督和惩罚机制,防止虚假宣传的发生。

李小亮也提醒消费者,购车前,多了解不同品牌车型的质保政策、产品质量等信息,进行综合对比,以便做出更明智的决策。购车时,务必仔细阅读购车合同和质保条款等文件,不能仅仅依赖销售人员的口头介绍,对于不理解的条款,要及时要求解释和说明。在与销售人员沟通时,尽量通过书面、录音等方式保留相关证据,如聊天记录、录音等,以便在出现纠纷时能够证明自己的主张。除了关注质保期限和衰减标准外,还要留意质保政策中的限制条件,如使用场景、保养要求等,避免因不符合条件而失去质保权益。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郭一鹏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潘政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