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时评】微短剧付费别搞“连环套”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wholeTimeFilter(detailData.happen_time)}} {{numFilter(detailData.review_count)}}次阅读
{{numFilter(detailData.review_count)}}次阅读
王琦
多名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的微短剧消费者吐槽,“有些微短剧付费过程就像‘谍战剧’,处处都在玩心眼”。(2月22日《法治日报》)
近年来,随着网络视频的兴起,微短剧作为一种新兴的娱乐形式,受到了不少观众的喜爱。然而,一些微短剧平台却利用消费者的心理,设计出了一套又一套复杂的付费模式,让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连环套”。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微短剧行业的健康发展。
微短剧的付费模式本应是简单明了的,但一些平台却故意将其复杂化。例如,有的平台宣传“9.9元解锁全集”,但实际上只是解锁了部分剧集,剩余剧集仍需再次付费;有的平台则设置了虚拟货币和多种会员制度,让消费者在充值和购买时难以计算实际花费;还有的平台甚至利用自动续费机制,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扣款。这些做法无疑都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
更为严重的是,这些复杂的付费模式往往针对的是中老年群体。他们对新兴的网络技术和支付手段不够熟悉,容易被平台的虚假宣传和复杂规则所迷惑。一些中老年人甚至在不知不觉中为微短剧支付了巨额费用,给家庭经济带来了不小的负担。
要解开付费“连环套”,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微短剧平台必须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诚信经营,明确、透明地展示每部剧集的收费标准和全集价格。他们应该避免使用模糊、误导性的宣传手法,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其次,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微短剧平台的监管力度。对于存在欺诈行为、故意设置复杂付费陷阱的平台,应依法进行严厉惩处,并通过公开渠道曝光其不当行为,以儆效尤。同时,还可以开展针对性的消费者教育活动,特别是在中老年群体中普及网络视频付费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警惕性和自我保护能力。
此外,消费者对于任何不明朗或有疑问的付费项目,都应谨慎对待,不要轻易点击支付。定期查看自己的消费账单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消费情况。
微短剧的付费“连环套”是一个复杂且棘手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平台和消费者三方共同努力来寻求解决之道。只有通过诚信经营、严格监管和理性消费三者相结合,我们才能确保微短剧行业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 王琦
编辑 : 宋学伟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