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经典与戏曲美学的跨界对话
昆剧《家》以巴金笔下青年觉醒之路为内核,创新引入“巴金”作为剧中角色,通过其与大哥李尧枚的时空对话,串联起封建家族中个体的挣扎与觉醒。全剧采用六折一尾声的双重时空结构,打破传统线性叙事,将原著反封建主题与人文关怀交织,既保留文学精髓,又以戏曲化的抒情表达赋予经典时代新意。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一级演员俞玖林分饰觉新与李尧枚两角,以精湛演技展现角色在桎梏中的压抑与对自由的渴望,一句“我们这个家,需要一个逆子!”的呐喊直击观众心灵。
名家汇聚打造艺术精品
该剧集结国内顶尖创作团队:江苏省戏剧文学创作院院长、一级编剧罗周以当代视角重构戏剧脉络,上海戏剧学院著名导演马俊丰融合现代舞台美学,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石小梅和著名昆曲作曲家、一级演奏员孙建安等名家共同护航昆曲传统韵味的现代表达。主演阵容更是星光熠熠,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一级演员俞玖林领衔,“扬”“振” 字辈优秀演员全力加盟,凭借精湛演技,将剧中人物的挣扎、觉醒与反抗诠释得丝丝入扣,让观众沉浸于角色命运起伏,感受心灵触动。舞台呈现上。首演谢幕时,现场观众以长达十分钟的掌声致敬这场艺术盛宴。
以巡演推动经典传播
作为苏州昆剧院现实题材创作的新突破,《家》首演后将于3月下旬在狮山大剧院启动苏州高校公益专场,并依托保利院线商演及高校演出并举的方式进行全国巡演。众多业界专家一致认为,该剧是对巴金小说原著的精准理解与成功改编,是文学思维向戏曲思维成功转化的典范之作。
这部凝聚文学厚度与艺术创新的昆剧,不仅为百年《家》注入了戏曲灵魂,更以当代语态让传统昆曲焕发新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通讯员 周颖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戎毅晔
校对 徐珩
编辑 : 郭凤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