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自媒体账号断章取义,将此视频与成都市教育局发布的“关于遴选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试点校的通知”相嫁接,称成都30所中小学将开启机器人授课,误导公众。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教育研究所所长助理 黄正翠:我们注意到网上有成都将有30所学校采用机器人来授课的说法,实际上这个说法是不属实的。成都目前在做的人工智能加教学的试点,人工智能赋能学习方式变革,主要是希望能够引入人工智能以后,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实现一些精准化推送,让教学方式发生更好的变化。
“人工智能+教学” 并未提及“机器人教学”
这条谣言视频中的画面根本不是所谓机器人教学,只是一次“开学第一课”的展示活动,并非日常教学。而自媒体账号断章取义,将此视频与成都市教育局发布的“关于遴选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试点校的通知”相嫁接,称未来的课堂不再需要真人老师上课了,属于误导公众。
成都市教育局指出,当前推进的“人工智能+教学”试点项目,其核心是探索人工智能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包括教师备课、课堂管理、作业管理等应用场景,并未提及“机器人教学”,更不是“机器人代替老师教学”。人工智能的定位是“以智助教、以智助学”,旨在提升教学效率,而非替代教师角色。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教育研究所所长助理 黄正翠:并不是说要用机器来替代人,而是构建一个有温度的、人机共生的、人机协同的一种模式,促成人工智能加教学的教育教学生态。
此次试点学校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运用人工智能教学,不是为了替代老师的工作,而是增进教与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人工智能无法完全取代教师,因为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包含情感的交流、价值观的引导、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等,这些都是AI无法替代的。
成都市龙江路小学中粮祥云分校校长 黄成凤:在常规课堂上引入AI,帮助老师了解孩子的各种课堂数据的反馈,助力老师调整教学模式和内容,让孩子学得更加高效。同时我们也引进了一些人工智能,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课后的个性化辅导,这样能够为每一个孩子的学习成长助力。但无论怎么样,人工智能始终是一种工具,我们的老师要学习如何使用好工具。
编辑 : 盛慧梅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