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溯:黄金四分钟的生命奇迹
2025年2月26日,东海县某羽毛球馆内,一名男子运动后突发心脏骤停倒地。现场打球的医生朱文宁与球友迅速实施心肺复苏,并使用场馆配备的AED进行除颤,成功挽回患者生命。这一事件经本报报道后引发广泛关注,市民对公共场所AED配置的呼声高涨。
暖心后续:被救者家属捐赠AED反哺校园
3月3日,获救男子的女儿王槿潇怡以家长身份,向东海县实验小学捐赠价值2万元的AED设备,并联合校保健室开展急救培训。“父亲因AED获救,我才深知‘救命神器’的意义。希望孩子们也能在危急时刻得到守护。”王槿潇怡在捐赠仪式上动情表示。
现场,校医通过模拟人演示心肺复苏术,重点讲解AED操作步骤:“开机—贴电极片—分析心律—除颤”,学生们在指导下体验按压深度、频率等关键要领。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病例超50万,抢救成功率不足1%,而AED配合心肺复苏可将存活率提升至50%以上。记者了解到,东海县自2024年起推进“AED进校园”计划,目前已有12所学校配备该设备,2025年目标覆盖全部公立中小学。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孙锐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朱亚萍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