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我与总书记议国是|全国人大代表柯军:昆曲艺术扎根人民才能枝叶常青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日下午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圆满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经济大省要挑大梁。江苏要把握好挑大梁的着力点,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

江苏代表团审议认真,气氛活跃。赵建军、徐光辉、张俊杰、李肖娜、缪汉根、柯军等6位代表分别就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打造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推动转化医学建设、建设和美社区、推动传统产业发展、保护传承传统戏曲等发言。会后,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第一时间回访了发言代表。

“听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以后,感觉到心里特别温暖,总书记高瞻远瞩,跟我们交流时又平易近人。”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演艺集团总经理、董事柯军感到十分振奋。

昆曲传唱600年,新时代以来,在党中央关心重视下,大美昆曲重新发出盛世强音。柯军向总书记汇报时表示,保护传承戏曲艺术,既要不忘本来,又要开辟未来。他介绍说,传统昆曲中才子佳人戏比较多,而他们以守正创新之心排演了现代题材昆曲《瞿秋白》,塑造早期共产党领导人的凛凛风骨;此外,还把思想家顾炎武搬上昆曲舞台并拍成昆曲电影,用新技术让更多观众走近传统戏曲。

柯军还说,保护传承戏曲艺术的关键在人,既要建好专业力量,也要重视群众基础。近年来,一批优秀年轻演员通过“名师带徒”,在演出中磨练技艺,获得梅花奖等奖项。与此同时,江苏大力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通过“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等行动,将好作品送到老百姓家门口;35部戏曲名作在百余所高校演出300多场,戏曲社团越办越红火,成为传统戏曲代代相传的深厚土壤。

“我还向总书记汇报了昆曲艺术中可以引发古今对话、中外共情的作品。”柯军汇报道,青春版《牡丹亭》连演500多场收获观众百万,苏州园林实景版昆曲《游园惊梦》让观众流连忘返,在2016年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逝世 400周年之际,他和英国艺术家共同创作的“汤莎会”还在伦敦引发观演热潮。他表示,接下来将扮演好“守护者、传承者、创新者”的角色,让昆曲艺术扎根人民、枝叶常青。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夕悦

编辑 : 朱亚萍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