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扬州品味皮包水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春日的一天清晨,我们一行九人走进了扬州一家茶社的醉趣厅。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厅里的布置古色古香,壁上的一副对联让我们心生欢喜,入席,我们边品茶、边享用茶点和干丝、双黄蛋等配菜,感受扬州人的“皮包水”生活。所谓“皮包水”,说的是“肚皮包着茶水”,形象地描述了扬州人早晨喝茶的习惯。

扬州的早茶文化历史悠久,唐代文献中已有记载,宋代文人如欧阳修、王禹偁等也曾为扬州茶文化留下诗篇。如今,扬州人将“皮包水”视为一种生活仪式,喝早茶体现了扬州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定餐之前,我们曾与茶社联系,被告之早茶分为两场,第一场七点到八点半,第二场九点到十点。大厅一律不留座,需要排队取号。包间可以预订,但不能零点,价格不菲。

“春节期间,我们三个人到趣园喝早茶,想不到天不亮就有人来排队,两场早茶的入场号很快就派完了。好不容易,我们找到一个黄牛,花150元买了一个号,才喝到了早茶”;“在包间里喝早茶,感受不到当地的烟火气。”大家议论纷纷。

经过商讨,我们决定喝第一场早茶,要了个包间。

很快,服务员为我们一一泡好了一杯当地自主研制的绿杨春茶,只见茶色清亮,香气扑鼻,据说其解油腻效果显著。品茗绿杨春茶,是扬州早茶的关键组成部分。

接着,服务员送来了一笼又一笼茶点。转眼,热气腾腾的五丁包、黑松露牛肉烧麦、灌汤蒸饺等一一送到了我们的餐位前。我们边喝茶、边吃包子、边聊天,其乐融融。

肚皮鼓鼓的蟹黄汤包上桌了,这可是扬州“皮包水”最具代表性的美食。汤包肚皮里面是蟹黄的汤汁,吃的时候先要在包子皮上开一个小天窗,然后用吸管慢慢吸食汤汁,享受美味。循序渐进,汤汁果然鲜美可口,我们连声称道。最后剩下的一张张包子皮,也被我们一扫而光。

走出茶社,凝望店门上由乾隆皇帝南巡扬州时赐名的“趣园”匾额,不由想到趣园原由清代盐商黄履暹兄弟所建,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四次到访趣园,并留下了多首御制诗。如今,园内依然亭台假山、小桥流水、通幽小径,尽显江南园林之美。

体验了“皮包水”,我们走小径、过石桥、登亭台,浏览了周边的园林风光。

扬州人的生活习惯是,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当地的朋友说,你们体验了皮包水,还没有感受水包皮呢。

“留一个念想,下次一定要到扬州的澡堂子泡个澡,享受一下水包皮。”我们回答道。

吕晓露 文/图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