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连珍强调,脑科学研究的突破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全新视角。结合脑科学研究的新近成果深入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恰逢其时、意义深远。要持续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科学研究,尤其是脑科学与类脑科学研究。立足“中国”“当代”“孩子”等思考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心育的工作体系。
吴昊指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是党中央关心、人民群众关切的重大课题。省教育厅近年来全面实施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润心”行动,扎实推进“管理提级、能力提升、协同提效、生态提优”四大行动,推动全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他强调,为推动脑科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融合、助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要积极探索融合路径,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撑;要合力推动实践创新,在相互学习中相互启发,在共同研讨中共同提高;要协商构建合作机制,校家社各个方面共同努力。
本次研讨会安排3位专家围绕脑智发育规律、耐挫心理培养、诗歌教育的心理效能等主题作主旨报告,相关专家围绕师资培养、实践创新等进行专题分享。研讨会还设置四个平行分论坛,深入探讨脑科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
闭幕式上还发布了《2025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宣言》,提出全面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升级提质、深化脑科学支持下学生学习机理和心理健康教育规律把握、促进人工智能赋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健全完善“四位一体”工作机制等倡议。本次研讨会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搭建了前沿理论与实践经验交流的平台,将有力推动新时代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赟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潘政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