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治好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就消失了?
原来,导致小张痛经的“罪魁祸首”就是子宫内膜异位症,这种痛经叫做“继发性痛经”,继发性痛经是指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发的痛经,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等,疼痛往往从经前持续至经后,逐渐加重,止痛药效果变差。与青春期常见的原发性痛经不同,继发性痛经多发生于育龄期女性(25岁以上),且是妇科疾病的报警信号。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之所以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是因为本该生长在子宫腔的内膜组织“逃逸”到盆腔、卵巢等部位。这些异位的内膜同样受激素影响发生周期性出血,形成巧克力囊肿、盆腔粘连等病变,每次月经期都会刺激局部产生炎性疼痛。而通过腹腔镜微创手术精准清除异位病灶,配合药物抑制内膜异常增生,从根源上阻断疼痛产生的恶性循环,痛经自然就好了。
除了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继发性痛经还有哪些“幕后推手”?
除子宫内膜异位症(占50%以上)会导致继发性痛经外,还需警惕:
1.子宫腺肌病:子宫腺肌病是由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生长所引起的良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逐渐加重的继发性痛经和不孕。
2.盆腔炎性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慢性炎症造成输卵管、卵巢粘连,常出现下腹痛,腹痛多为持续性,活动或性交后加重。
3.子宫畸形或肌瘤:有时会出现粘膜下肌瘤压迫宫腔,导致影响经血排出,从而出现下腹痛。
“精准干预+整体调理”,中西医标本兼治告别顽固痛经
针对继发性痛经,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妇产科打造“精准干预+整体调理”的立体化治疗方案。通过微创手术精准清除异位病灶、囊肿等致痛根源,结合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避孕药等药物调控激素水平,快速阻断疾病进展。同时发挥中医辨证施治优势,经前期重在补肾助阳,以活血通络为要;行经期重在活血化瘀、调血止痛;经后期重在滋阴养血、辨证求因,配合痛经贴敷、补肾贴敷、针刺疗法、雷火灸疗法等中医外治法。形成“手术祛邪治标+中药扶正固本”的协同效应,显著降低复发率,帮助患者实现长期无痛生活。
很多女性误以为痛经是正常现象,导致妇科疾病被延误治疗。疼痛不是“忍忍就好”,盲目长期服用止痛药可能掩盖病情,25岁后新发痛经或痛经性质改变需尽早就医,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妇科检查和妇科超声检查,可帮助我们早发现病变。经期避免生冷食物,也可以采用腹式呼吸,暖水袋热敷下腹部,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
通讯员 殷舒月 成臣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惠娟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潘政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