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史俊杰法官(右一)的帮助下,他们讨到了工资
屡患重病,击不垮他对审判工作的情怀
史俊杰,54岁,1992年毕业于中南政法学院。先后在汤山法庭、开发区法庭、民一庭、房地产庭工作。1999年,史俊杰被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这种病会让患者脊柱逐渐失去弹性和韧性,最终变得像棍子一样僵硬,只能靠吃药控制病情,医学上称作“不死的癌症”。
随着病情加重,史俊杰身体越来越僵硬,走路直挺挺地,连脖子都无法转动。身体最差时,走路不超过200米,无法久站久坐,穿个衣服要20分钟。法院考虑到他的身体,特批他上午来上班,下午回家理疗或休息。史俊杰不忍享受这份“特殊待遇”,忍着病痛坚持在审判岗位。他常说:审判工作具有较强的连续性和节奏性,有时休息半天,案件就会延长几天,当事人是等不及的。
法院领导曾劝他到清闲的岗位,他说:“我不审案子能干什么?”2011年,史俊杰又被查出患大动脉炎,三根通往大脑的大血管闭合两根,只剩一根在向大脑供血,随时有生命危险。史俊杰没有悲观绝望,相反鼓起勇气,和疾病共存,和时间赛跑,用行动把自己的价值发挥到极致。2024年6月,史俊杰又病倒了,这次一躺就是几个月,他被确诊为肠癌,进行了两次手术。面对前去看望他的院政治部主任梅海洋,史俊杰说:“现在是我人生最黑暗的时候,请求组织暂时把我的员额法官保留,重新穿上法袍是我战胜病痛的唯一动力。”
半夜坐三轮车劝“丙肝少年”放弃轻生
史俊杰审理过许多稀奇古怪的案件,“少年输血感染丙肝案”是其中之一。2003年底,秣陵街道的李某某将某医院告到法院,称15岁那年输血感染了丙型肝炎,要求医院赔偿11.95万元。接手案件后,当年的少年已成长为青年,其家人和亲戚对丙肝惧怕,都不愿和其交往。一天夜里,李某某打电话给史俊杰,称实在受不了家人的冷落,不想活了。史俊杰感受到对方的绝望。他穿起衣服,不顾家人反对,拦了辆“三轮马自达”前往秣陵。
当史俊杰一瘸一拐出现时,李某某已和家人分开。史俊杰和他促膝谈心,让他不要自卑不要放弃,要相信法律。就这样,一个患传染病连家人都嫌弃的当事人,史俊杰用两个小时开导,使其放弃轻生念头。此后,只要受到刺激,李某某都会与史俊杰交流,直到开庭。
同类案件在省内并没有先例。史俊杰向省高院、市中院的资深法官请教,最终找到了判决依据。这份胜诉的判决,不仅维护了“丙肝少年”的合法权益,也让他重燃生活信心。经媒体报道,全国有十多起因输血感染丙肝的当事人找到江宁法院,史俊杰都一一接待,告诉他们维权法律依据。
从被“投诉”到被赞,职业底气让当事人铭记
让史俊杰自豪的是用自己所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但他也常常因在法台上的坐姿,引起当事人的误解甚至投诉。史俊杰说:“我身体的僵硬影响不了我对法律的运用,更不会影响我对案件的公正裁决。”
在审理一起房屋买卖案件时,由于时间太长,“强直性脊柱炎”使得身体僵硬不听使唤,他用手臂支撑,斜靠在法椅上继续开庭。原告认为这名法官敷衍傲慢,以“法官在庭审中坐姿不规范”为由,向有关部门投诉。没多久,当她到法院领取判决书时,听书记员介绍史俊杰病情后深感后悔,不仅撤消投诉,还制作锦旗送给史俊杰,对其敬业精神和公正判决表示感谢。
樊某某是当过记者的律师,因房屋延期交付状告开发商。史俊杰组织双方调解时,原告见史俊杰“其貌不扬”业务肯定不行,拒绝调解。原告还宣称,如果判决不公,将在法院大门外搞个发布会并在媒体曝光。
庭审时,原告本以为自己既有媒体从业经验又有法律知识,胜券在握。谁知,与史俊杰在法庭上正面交锋,史俊杰扎实的业务功底和细致的证据和全面的庭外调查,得到了“高大上”的展示。原来,为了弄清开发商延期交付原因,他拖着病体往返于气象局查降雨量,到排涝站查泄洪量,去楼盘查周边低凹处。发商遇不可抗力因素,樊某某最终接受了判决。次日,来到史俊杰办公室道歉,并对陪同前来的媒体说:“史法官不惧病痛坚持一线办案和实事求是的作风,还有扎实的法律功底令人佩服。”
史俊杰谈起此事说:“法庭上唇枪舌战的状态,是对一名法官综合能力的考验,促使把工作做得更扎实。”法官助理张宇琪说,江宁律师圈有个共识,对史法官开庭的案件,必须准备充分再充分,否则法庭上会出洋相。
用心用情办好每一起案件
江宁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传松大学时代就认识史俊杰。“史俊杰喜欢踢足球、看书,当年风度翩翩,没想到重疾缠身,最近看望他时,他骨瘦如柴,还惦记着回到审判岗位,让人眼泪都要掉下来!”他说:“史俊杰身上体现出一位基层法官深深的法治情怀和对审判事业的终身坚守。”房地产庭法官助理谢雨说,史法官在办案中能够洞察人性特点,在善恶间找到平衡点。法院系统检索显示,2000年到2024年期间,史俊杰共办案4876件。
从2023年开始,江宁法院房地产庭面临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大爆发的困境,全年收案数上涨超40%,案多人少的矛盾特别突出。史俊杰两次要求揽下所有的诉前鉴定工作,不仅提起的鉴定无一差错,而且很多案件被他调解了。
李青庭长说,2023年房地产庭不仅妥善应对了冲击,而且首次做到超一年未结案件清零,史法官是最大的功臣。他因为病重不能继续工作,但他的敬业奉献精神和乐观积极的态度激励着大家,影响着年轻人。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任国勇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胡妍璐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