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轮椅上的冠军、赛场上的“飞毛腿”,江苏学子实名点赞身边的好少年!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他长得并不高,但却是我们班的‘飞毛腿’,也是年级纪录的保持者,他的努力和坚持像一盏灯照耀着我们”“即使他在五公里跑中疲惫不堪、摔倒在地,依然会迅速爬起,扶着我一起向前”“小宇在篮球赛场上的拼搏精神,激励着我不断进步”……一句句真挚的表达,描绘出一个个生动的身边榜样。

由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办,新华报业云教育中心承办,以少年志融媒为活动平台的“我身边的好少年”网络征文活动自4月2日启动以来,省内青少年们纷纷开启“夸夸”模式,写下“我身边的好少年”。一批在体育运动中以汗水、坚韧、拼搏影响了同龄人的好少年们跃然纸上。跟随同学们的描绘,一起来看榜样背后的故事——

“轮椅上的追梦人”

虽然出生时左脑受伤导致从小手脚不便,但他仍然热爱铅球这项运动;虽然他的支点只有轮椅,但仍用千万次的持球、屈肘和投掷,日复一日推着自己的“巨石”……他就是2024年巴黎残奥会男子铅球F33级决赛冠军蔡秉辰,也是南京市拉萨路小学五年级学生刘子萱笔下那个“轮椅上的追梦人”,是她的校友兼“超级榜样”。2024年9月14日,蔡秉辰回到母校拉小,刘子萱为其讲解校史墙。第一次与冠军这么近距离接触,她既紧张又自豪。半年过去,蔡秉辰关于夺冠之路的生动分享,以及将夺冠时的五星红旗赠送给母校之举带给大家的那份感动,仍然留存在她和同学们心中。

刘子萱为蔡秉辰讲解校史墙

蔡秉辰将在巴黎残奥会夺冠时的五星红旗赠予母校拉小

“突破自我,人生不设限,没有不可能”“不管选择什么运动,都要学会热爱和享受,朝着目标勇敢坚定地走下去”……刚开始学习棒球,刘子萱总是挥棒落空,一度想放弃时,蔡秉辰说过的那些话突然浮现在她脑海。“一想到,秉辰哥哥也是在二十年如一日的刻苦训练中,才实现了突破。于是我调整心态,冷静观察,慢慢发现打好棒球跟风速、挥棒姿势、角度都有关系。在一次次尝试下,我终于成功击中了球,那一刻十分激动!”受到蔡秉辰影响的,远不止刘子萱一个人。她告诉记者,自己的好朋友练习击剑,每天体能训练结束后都四肢酸痛、双腿发抖,在退缩的时候一想到秉辰哥哥,就擦干汗水和泪水咬牙坚持,最终获得了U9女子花剑个人季军。

刘子萱

“赛场上的飞毛腿”

“飞毛腿”石雨泽(左二)

“他长得并不高,文质彬彬的,但却是我们班的‘飞毛腿’,也是年级纪录的保持者”“每次学校举办跑步比赛,他定能大显身手为班争光”……他就是南京市铁北新城小学四年级学生石雨泽,也是曹苧的同班同学、他心中的“好少年”。“和石雨泽做同学,特别骄傲自豪!”提起这位“飞毛腿”,曹苧很激动,“在赛场上,他风驰电掣地奔跑,把对手远远甩在身后,我们全班同学都会为他呐喊加油。”赛场下的石雨泽,更是“人品没得说”。曹苧告诉记者,在一节体育课上,老师安排了耐力跑比赛,一位同学不小心摔倒蹭破了膝盖,石雨泽本来在前面跑着,听到动静后毫不犹豫选择冲过去扶起摔倒的同学,丝毫不介意会因此影响成绩。 

“飞毛腿”石雨泽(右一)

除此之外,从小学习武术的石雨泽有着远超同龄人的韧性,即使训练中扭伤了腰也坚持上学,还在课间主动带领同学踢腿、扎马步,做武术基本功练习,在学校运动会上带领全校同学练习武术操,课后主动陪体能较弱的同学锻炼,鼓励他们坚持。被石雨泽积极向上、不肯服输的劲头感染,同学们都觉得遇到困难更有勇气去克服了。

曹苧

“很意外,也倍感荣幸!”石雨泽告诉记者,其实在校田径队训练时,他也曾经遇到过瓶颈,很久都不能突破,“还好武术锻炼了我的意志,让我坚持了下来,通过努力克服了瓶颈。”

小花絮:冠军回信啦!

看到这些真挚的投稿,被“夸夸”的冠军本人会怎么说?记者联系到了残奥会冠军蔡秉辰,正在备战2025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他,仍然从紧张的训练中抽出时间,一字字地认真回复。“真高兴我的故事能被小朋友写进作文里!”蔡秉辰既感动又欣慰:“真没想到,自己那些年咬牙坚持的训练,能成为刘子萱同学的动力。她细腻记录下校庆排练的艰难,从肌肉酸痛到脚底血泡,和我日复一日扔铅球的日子一样,都是用汗水浇灌希望。相信她未来定能带着这股劲,奔赴更广阔的天地。”

来投稿:写下你身边的TA!

在你的成长道路上,是否有一个同龄人的故事让你深受触动,汲取到向上的力量?是否有一个少年榜样近在咫尺,让你心生敬佩,激励着你不断前行?你是否想用文字记录身边的感动,让榜样的精神点亮成长之路?5月16日前,广大中小学生均可登录“少年志”App,点击首页下方“赛事”,选择“我身边的好少年”网络征文活动,进入页面在线投稿。

需要注意的是,投稿作品应紧扣征文主题,传递正能量。作品内容必须做到“真人、真事、真情”,做到以小见大、真实感人。每位同学仅可提交 1 件征文作品,每件作品反映1名同学的优秀事迹。扫描下方二维码可查看活动详情。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贺东婷

受访者供图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潘政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