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江苏红色特工档案·第十七集】朱建国:“一笑”赴死的英雄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在第五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江苏中天龙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携手扬子晚报合力推出音频栏目《江苏红色特工档案》,致敬隐蔽战线上的英雄模范,弘扬江苏文化、传递红色基因。该栏目已于3月30日在喜马拉雅正式上线,中天龙公司在微信公众号“龙谈谍影”也同步推出《江苏红色特工档案》系列故事。

扫描节目二维码可以进入《江苏红色特工档案》喜马拉雅主页收听,4月16日节目更新到第十七集《朱建国:“一笑”赴死的英雄》,由国家一级演员于东江老师播讲,下面我们为大家全文刊出文稿——

朱建国:“一笑”赴死的英雄

1948年10月20日,国民党统治区内的各大报纸报道了这样一条新闻:“五通匪军官,泄漏军事机密,于19日晨在南京中央监狱刑场执行枪决。”报道中的这五位被国民党杀害的“通匪”军官,就是中国共产党打入敌人心脏,战斗在情报战线上的著名五烈士,江苏睢宁人朱建国便是其中之一。

朱建国,江苏睢宁王林乡人,1918年10月出生在一个中农家庭。中学时期,朱建国看到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吞蚕食和军阀统治的残暴、腐朽,看到国家的命运危在旦夕时,每每悲愤交加,不断思索着救国救民的真理。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不久后,华北沦陷,山东也被日寇所占领,此时的徐州处于战争前线,大批平津流亡学生和苏、鲁、豫、皖的青年云集徐州,要求参加抗日。为了发展抗日力量,国民党第五战区在徐州成立了“第五战区抗敌青年军团”,招收青年学生。朱建国抱着救国救民的愿望报名参加了“抗敌青年军团”,被分配到军事大队,开赴河南潢川集训。训练半年后,朱建国考取了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六分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湖北老河口第五战区司令部参谋处,任见习参谋,1942年升任上尉参谋。

朱建国在任参谋的这段时期,是他世界观、人生观发生改变的转折点。在军队中,他目睹了国民党的贪污腐化以及假抗日真反共的丑恶面目。因工作的原因,朱建国阅读了敌人截获的大量共产党的书籍和小册子,他从中逐渐接受了马列主义真理,产生了投向共产党的思想,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为了寻找真理,他和几位志同道合的同事冲破重重封锁,到达大别山寻找中共党组织。由于他们都是国民党的军官,又没有正式的组织介绍信,因此,在根据地住了十几天,就被“礼送”出境,回到国统区。挫折并没有使朱建国等人灰心丧气,经过多方寻找,终于同国民党第三集团军司令部书记官、中共地下党员朱晦生取得了联系。经过特别支部的观察和培养教育,朱建国于1945年8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在党的领导下利用自身有利条件,一直战斗在敌人的心脏里。

1945年日本投降后,因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朱建国所在部队的军官被列入编外受训。为此,朱建国等人商议,决定利用私人关系,打入国民党第十一战区秘密潜伏,为即将爆发的国共全面内战做好内应。1946年元旦刚过,朱建国来到徐州,找到了特别支部书记许天民,把情况向他作了汇报,提出可利用老上级的关系,打入到国民党第十一战区。党组织同意了朱建国的计划,并安排地下交通站,秘密护送他安全到达北平。从此,在北平党组织的领导下,朱建国开始了地下情报工作。

朱建国通过老上级的介绍,被任命为国民党第十一战区司令部参谋处少校作战参谋、代理作战科长。朱建国是国民党军官学校的毕业生,又在西安国民党陆军大学参谋班学习过,有这么一块金字招牌作掩护,情报工作开展地风生水起。在这期间,凡是组织上交给的任务,他总是千方百计地设法完成,源源不断地将第十一战区的作战计划、战斗序列、兵力部署等情报送交党组织。因为朱建国凭着一颗赤胆忠心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许多重要情报,他曾两次受到上级党组织的表扬和一次嘉奖。1947年初,党组织派人送给朱建国一件陕北羊皮大衣,告知是中央奖给朱建国的。这件羊皮大衣的奖励,不仅是党组织对朱建国的关怀,更是一种激励和鞭策,此后他的工作更加积极努力。

1946年冬,清风店战役前夕,朱建国在为国民党军队起草进攻计划前,先将草拟的进攻计划、兵力部署和战役发动时间等情报送交上级党组织。人民解放军根据情报及时做了部署。战役中,敌人被解放军歼灭了大部,损兵折将,狼狈而退。又有一次,上级指示朱建国等人要在三天之内将国民党第十一战区所属部队团以上单位的头目、驻地、兵力和枪支数目等材料搞清楚。他接受任务后,冒着掉脑袋的危险,以十一战区长官部的名义,向各地方团队发电报,命令他们两天内上报将官姓名、兵力驻地、枪支种类数目的报表。情报到手后,朱建国迅速交给党组织,提前完成了任务。朱建国不仅屡次获取重要情报,他还利用机会将敌人的空白公文偷盖公章,交给地下党同志活动时使用,以起到掩护作用。

1947年,朱建国被调到第十一战区长官部天津前进指挥所,主管参谋业务。在这期间他利用职务之便为人民解放军提供了许多重要情报。敌人对朱建国的审讯判决书中有这样的记录:朱建国曾将北宁路天津至唐山铁路里程表,冀东训练及冀东军十二、十三、十四、十五等辖属区调查表,天津市警备区域划分及工事位置图,保定绥靖公署天津指挥所营以上主官姓名、兵力驻地表,天津市重要物资机关驻地表,交警第十二总队,河北省第一、二、三区所辖之保安绥靖公署指挥所团以上九月份枪弹数字等材料提供给联系人王啸。从敌人给朱建国认定的“泄漏军事机密罪”就可看到,朱建国冒着生命危险为人民解放军提供了许多重要情报,这些情报在战场上都起到很大作用。

1947年9月24日清晨,中共设在北平交道口京兆东街24号的地下情报组织遭到国民党保密局的破坏,导致西安情报系统负责人王石坚被捕,被捕后的王石坚很快写了自首书,将他领导的华北、西北、东北的情报组织、地下工作人员、地下电台等情况全盘供出,造成严重损失。

不久后,朱建国突然接到保定绥靖公署的命令,调他到丰台前进指挥所。他感到事有蹊跷,因为已传闻北平有人被逮捕的风声,但并没有意识到特务的魔爪会降临到他自己的头上。为此,他带着简单行装于10月到达北平,与地下情报小组的另一名党员石淳取得联系。两人在一条僻静的街道上漫步谈论着北平地下组织被敌人破坏的情况,正在此时,迎面走来一群特务,一番搏斗之后,俩人随即被捕。

11月,国民党特务机关将朱建国、谢士炎、丁行(xíng)、石淳、赵良璋等五人一起从北平押送到南京,关押在国民党中央陆军监狱。在狱中,朱建国同狱友一道与敌人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他平时沉默寡言,可为了鼓励狱友,却表现地异常活跃。他的乐观情绪,深深感染、鼓舞着他人。

1948年10月19日清晨,监狱里突然戒备森严,并增加了许多荷枪实弹的国民党士兵,气氛变得异常紧张、恐怖。典狱长拿着一张名单来到监房门边,将朱建国等5人提出监狱。5位英雄昂首挺胸,从容镇定和狱友们一一道别。在临刑前,国民党军法局的一名法官宣读了所谓的“判决书”,污蔑他们是“匪谍”、“泄露军机”、“颠覆政府”、“执行极刑,立即枪决”。随后,敌人将朱建国等5人秘密押解到监狱的菜园里。枪响前,5位英雄挺起胸膛,高高举起钢铁般的拳头高呼:“打倒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万岁!”雄壮威武的口号声,像爆发的火山,震撼着监狱,震撼着金陵城。次日,南京各大报纸对这一事件均有报道,有一篇新闻这样记载:“行刑前各犯曾大肆咆哮,乱呼口号,声达墙外……”在英雄的怒吼声中,“监斩官”惊恐地大喊道:“快开枪!快开枪!”枪声响起,五位烈士倒在了血泊之中。

几天后,难友们收到了朱建国临刑前写下的一份遗书,上面写道:“所余衣物,由大家分用,我现在心情坦然,这该算是从容就义吧!一笑,朱建国”。

1949年南京解放后,党和人民没有忘记朱建国等5位烈士,将他们安葬在雨花台烈士陵园中。如今的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陈列着他们的英雄事迹。

《江苏红色特工档案》目前正在喜马拉雅热播,紫牛新闻也将为您同时逐集刊出足本文稿,感兴趣的朋友别忘了提前先收藏哦!

本期文稿整理:冯秋红

总策划:冯秋红 吴芳芳

制作:丁聪

编辑:春茹 耿思奇

图片:史洋洋

点击下图可跳至第十六集:

编辑 : 张艳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