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重整让企业“破茧成蝶”!连续八年,镇江中院入选江苏法院破产审判典型案例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扬子晚报网4月16日讯(通讯员 王天 李珍珠 记者 万凌云) 近日,江苏高院发布了江苏法院2024年度破产审判典型案例,镇江中院办理的《花王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预重整转重整案》榜上有名,这也是镇江法院连续8年入选江苏法院破产审判典型案例。

花王重整

花王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花王公司)是全省首家、全国第二家以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施工为主业的上市公司。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影响,大量项目压缩投资,新开工项目减少,业绩持续下滑,已完工项目结算工作推进缓慢,资金回笼不达预期。由此,导致资金链断裂,引发严重债务危机和经营困境。

同时,该公司尚有3.29亿元存量未兑付可转债等历史遗留问题未处理,随时面临退市风险。

镇江中院经审查,决定对花王公司启动预重整。预重整期间,指导临时管理人通过“自发转股+提前赎回”全面处置可转债。另外,通过设立资产信托等方式兜底解决债务问题,并借助重整引入数亿元投资,精准化解上市公司现金流枯竭问题,推动解决因原主营业务萎缩、行业整体下行导致的经营危机。重整后,花王股份在资债结构、公司治理、经营能力、主营业务等方面得到明显改善,上市公司发展质量得到较大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全国首例在预重整阶段通过实施“自发转股+提前赎回”方式全面处置可转债问题上市公司的重整案件,在尚无先例的情况下,镇江中院加强与监管机构、交易所以及相关政府部门沟通。期间,通过市场化方式解决可转债问题,同时通过市场化转股化解相应债务,增加上市公司总股本及资本公积金,既减缓上市公司负债压力,也增厚了上市公司的偿债资源。从而实现上市公司转型升级、维护资本市场稳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多赢效果。

该案的顺利审结,为可转债这一融资工具的制度完善、同类型案件的处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此外,镇江开发区法院审理的力信(江苏)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破产案件为全市首例预重整转重整案,创新运用“债转股”化债方式,推动总投资规模约30亿元的力信(江苏)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获得重生,妥善处置债务28.13亿元。

扬中法院立足小微企业经营特点,出台《关于小微企业快速重整工作指引(试行)》,对小微企业快速重整的适用范围、重整价值识别、案件审理程序、出资人权益调整、企业信用修复等重点环节作出了明确规定,建立小微企业快速重整机制。2022年至2024年,全市法院帮助34家企业重整成功,重获新生。

从破产到“破茧”,从重整到重生,企业“病愈”的背后,是近年来镇江法院在党委领导下,积极推动府院联动机制,立足破产审判职能作用,助推困境企业涅槃重生的“妙手回春”。

镇江法院始终坚持“当救则救,当清则清”原则,对符合条件的破产案件做到应收尽收,严格破产案件审判流程和时间节点把控,提升破产审判规范化程度,确保市场主体有序退出。

2022年至2024年,全市法院通过破产案件化解不良债权282.4亿元,安置职工11000余名,盘活土地厂房368.8万平方米。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石伟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