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以《牧马河之夏》中的人物为例,剖析逆境中的生存哲学: 你必须内心强大,挫折的影响因人而异,内核稳定者终将破局。她进一步谈到《只向花低头》中对李贺、刘禹锡、柳宗元等中国古代大诗人的命运对比,反思性格与命运的关系:“李贺困于绝望却成就独一无二的诗境,刘禹锡以豁达超脱笑到最后。”
围绕“成长”主题,邹世奇和苏瑞娜聚焦《只向花低头》中的《意大利行记》展开讨论。邹世奇谈到对罗马的向往源于对东西方文明差异的兴趣。她谈到罗马人对古建筑“一边保护一边使用”的智慧,感慨他们“在历史中松弛活着”的状态,引发对文化生命力的思考。
讲座尾声,邹世奇和同学们就“如何确认热爱”“如何克服创作羞耻感”等困惑展开了讨论。邹世奇以《只向花低头》中的“你若不解放自己,无人能解放你”回应,她认为热爱需付诸行动,羞耻感源于过度自我审视。“至于创作风格——你越像自己,越有人为你而来。”“现实与理想总有鸿沟,但朝着光走,总比原地徘徊更接近正确答案。”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潘政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