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雁振翅,解码乡村振兴“金钥匙”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全靠领头羊。活动伊始,城东镇品建村党总支部书记姜小亮以《向下扎根 向上生长》为题,拉开了村工作经验分享的序幕。姜小亮从“抓住机遇勇于突破自我,主动沟通走进群众心里,党建引领获得群众信赖,破冰行动打开振兴之路,敢闯敢试打造全省标杆”等五个方面,结合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他用心、用情、用力推动乡村振兴的真实经历,赢得了台下学员们阵阵的掌声。
在党建引领方面,姜小亮创新“初心号”列车党建载体,推行“三提三知工作法”,把身子沉下去,把意见带上来,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在产业发展上,他推动无人化智慧化农场建设,创新“数字机器人育秧系统”,开辟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新赛道。“当干部就要敢碰硬、愿吃亏、能带头。”姜小亮的“土味金句”更让大家深刻理解“头雁”背后的责任与担当。
群雁齐飞,驻村书记共话基层“解题经”
在第一书记经验分享环节,三位“90后”青年干部带来各具特色的实践经验,勾勒出新时代青年干部扎根基层的立体画像。
滨海新区滩河村第一书记杨莉莉以“空杯心态”拜村干部为师、向群众问策,她坚持深研村情民意,秉持“谋事在先”的主动意识,抢抓发展机遇,聚焦产业发展、治理提效等薄弱环节,敢于“对标找差”、与先进村“赛跑竞进”。大公镇古贲村第一书记曹宇分享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经验,通过做好群众“贴心人”“领路人”“代言人”“发言人”,用“脚力”丈量民情,用“脑力”激活发展动能,带领村民蹚出致富路。高新区二里社区第一书记韩朱丽用《西游记》的绝妙比喻,解锁了社区书记的工作体验,分享了“取得真经”的通关秘籍。
“如何讲好群众语言?”“年轻干部如何快速获得群众信任?”学员们的互动交流积极踊跃,现场气氛热烈。嘉宾们既传授“带着露珠”的一线工作法,也坦诚剖析曾经走过的弯路,现场不时迸发思想碰撞的火花。学员徐小敏表示,将继续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绘蓝图,以“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抓落实,真正把政策含金量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实绩分量,在广袤的滩河田野书写新时代的青春答卷。
此次经验分享活动通过书记对话、互动交流,为青年干部搭建起立体化成长平台。据悉,海安市委组织部将持续深化“导师帮带”,组织更多优秀基层干部走进青干班课堂,让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生动实践在乡村振兴一线精彩绽放。
通讯员 李逸 朱黎
校对 潘政
编辑 : 石伟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