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南医大三附院(常州二院)一周接连救治两例高毒鼠药中毒者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wholeTimeFilter(detailData.happen_time)}} {{numFilter(detailData.review_count)}}次阅读
{{numFilter(detailData.review_count)}}次阅读
近日,南京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常州二院)血液科接连救治了两例误服高毒鼠药“溴敌隆”的中毒患者。经过多学科联动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两名患者转危为安。
据了解,两名患者,一位是年轻男性,另一位是中年女性,因误服“溴敌隆”后,均出现了血尿以及严重的凝血功能异常等症状,首诊于肾内科。经检查发现,患者的凝血功能严重紊乱,进一步检测证实血液中含有“溴敌隆”成分,立即转科至血液科。
南医大三附院(常州二院)血液科副主任陈涛介绍,“溴敌隆”是一种高毒抗凝血性灭鼠剂,其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维生素K1的功能,导致凝血因子合成障碍,进而引发全身性出血倾向。
为清除体内毒素,二院血液科迅速联合药学部、检验科成立救治专班,实现检验-诊断-治疗无缝衔接,并采取了针对性治疗方案。一方面使用维生素K1进行解毒,逆转“溴敌隆”对凝血功能的抑制作用。另一方面通过血浆输注补充新鲜血浆,清除与蛋白质结合的毒素,改善凝血功能异常。此外,还采取了对症支持治疗,包括保肝、护肾等综合措施,确保患者重要脏器功能稳定。
经过积极治疗,两名患者的凝血功能逐步恢复正常,血尿等症状明显改善。目前,一名患者已出院随访,另一名患者也在康复中。
“溴敌隆”作为二代抗凝血杀鼠剂,具有伪装性强、潜伏期长、致死率高等三大特性。一般早期症状不明显,但一旦发病,可迅速引发多脏器出血,严重威胁生命。
专家提醒市民提高警惕,生命无价,预防为先,科学存放药品,避免误服风险,安全意识不容忽视。同时,居家安全三道防线需要记牢:高危物品“三重隔离”:鼠药、农药必须原包装存放,加锁保管于儿童无法触及的独立空间;警惕“李鬼”陷阱:定期清理过期药品,勿用饮料瓶分装有毒液体,外包装需醒目标注“毒”字;急救黄金四步法:误服后立即催吐(神志清醒者)、保留毒物样本、禁食禁水、1小时内送医。
通讯员 张昕悦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毕俊星
校对 胡妍璐
编辑 : 朱亚萍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